在過去的10年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回收物市場,全世界約50%的可回收物通過貨櫃運往中國。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2016年中國接受的可回收物重達730萬噸。
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幾乎所有省份都有工廠在從事回收產業,其中很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廠。王久良導演的紀錄片《塑料王國》中展示的就是這樣的回收小作坊。這部完成於2014年的紀錄片雖然不久就被中國禁止公映,但它在互聯網上的影響力並未褪色。2017年《塑料王國》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先前該片作為美國華盛頓環境電影節參展影片在智庫威爾遜中心(the Wilson Center)公映。
專家認為,這部紀錄片推動了中國於2018年1月出台可回收物進口限令。中國從2018年初開始禁止進口24種固體廢物,包括塑料和未經分揀的紙張等。
在威爾遜中心參與討論的嘉賓、廢料回收行業研究所高級主任阿迪娜·阿德勒(Adina Renee Adler)表示,限令出台說明中國在努力改善環境問題,但全面抵制可回收物將導致企業不得不在生產中使用更多原始材料來替代可回收材料,最終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
政府打擊回收物小作坊 「塑料王國」倒塌?
王久良導演的《塑料王國》講述了山東省一個村莊中的一座小型回收站中發生的故事。回收站的老闆是不到30歲的年輕男人,他與母親和妻兒的家就安在回收站旁邊。與他們一牆之隔的是從四川來打工的一家人,他們的大女兒是9歲的依姐,她還有三個弟弟妹妹。
依姐的父親在回收站分揀廢品,一天的工資只有幾十元人民幣。工人們幾乎都是徒手工作,把成堆的廢紙和塑料扔進簡易的處理機中。因為經濟條件不好,依姐的父親不願意送她上學。她和弟弟妹妹每天在垃圾堆上玩耍,用污水洗頭。
回收站的老闆說,他身體裡長了3個腫瘤,但是他不願意去醫院,他害怕萬一確診將給一家人帶來致命的打擊。他對著鏡頭說:「我就是個農民,沒有別的本事。」
從1980年代至今,在廉價的勞動力和對致富的渴望之下,影片中展示的這種觸目驚心的「小作坊」在中國沿海地區遍地開花。除了影片拍攝的山東省以外,在河北省文安縣,40萬人口中有10萬人從事塑料回收產業。2011年,河北省城鎮人均年收入2萬元,而文安縣人均年收入達到4萬元。在廣東汕頭貴嶼鎮,20萬人中也有10萬從事電子廢品回收業。
這些家庭式小作坊與當地政府的關係也十分微妙。回收業給政府貢獻了稅收,而當地方政府面臨上級的壓力不得不治理污染時,這些小作坊就玩起「貓鼠遊戲」,等整治的風頭過去再恢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