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蓬勃發展,帶動金融服務創新,觀摩全球監理沙盒內的新創業者之技術與業務內容,能夠幫助我們了解金融科技的重要趨勢。
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為金融服務帶來新樣貌、新體驗以及新商業模式,然而業者在創新金融服務時,可能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包括不能確定創新的金融服務是否符合現行法規要求,因而造成在法令遵循的風險與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在鼓勵金融科技創新之際,亦須考量業者可能面對現行法規的阻礙或困難。
基於上述背景,金融監理沙盒的觀念與政策應運而起,意旨在一個風險規模可控管的環境下,金融業者、新創業者可以在沙盒中測試創新產品、服務與商業模式,並享有暫時法規豁免以及監管者的指導。根據世界銀行資料,截至2020年11月為止,全球已經有57個司法管轄地區,建立了超過70個監理沙盒,台灣亦已經透過立法成為全球第1個以專法來推動監理沙盒。監理沙盒已是監管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發展的重要議題。
數位身分認證 英國監理機構最感興趣
英國是第1個提出監理沙盒的國家,也是全球重要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更是聚集英國境內與境外許多新創團隊,積極想要進入沙盒試點的夢想之地。英國的沙盒實驗以一輪一輪進行,每一輪幾乎吸引近百家新創業者與金融機構申請,再經過英國監理單位基於樂意見到的實驗領域挑選得以進駐沙盒。
根據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於2021年6月公布的資料,沙盒實驗至今已經進行到第7輪,此階段共計有58家申請,7家合格進入沙盒。在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病的背景下,英國監理單位表明有興趣看到來自於以下領域的更多創新和測試,包括:檢測詐欺和詐騙、支持弱勢消費者的財務彈性規劃,以及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管道。
數位身分認證是英國監理單位樂於見到的技術領域,包括基於機器學習所建立的數位身份,以及分散式帳本技術建立的去中心化數位身份平台,協助金融機構在執行認識客戶、客戶盡責審查和防制洗錢等監理要求時,必須的動態風險評估要求,以及降低與身份相關的交易成本,例如跨境匯款時所需的數位化認識客戶程序(eKYC),大流行病期間所需的遠端身分驗證等。
開放銀行 北歐地區應用成熟與廣泛
在北歐地區,開放銀行的應用盛行,金融業開放數據與第三方業者共享,共同為消費者帶來創新服務,其中之一就是具有相當高普及率的數位身分應用。著名案例為比利時的itsme(中文譯成就是我)專案,是由比利時4大銀行和3大電信運營商共同成立,並獲得政府投資參與20%持股。
該計畫提供強大的身分驗證應用程式介面給第三方供應商,且採用資訊安全措施,以確保開放資料可以在不同手機銀行和移動營運商間的轉移保有相當高安全性。根據官方新聞稿,自2018年初獲得政府正式認可以來,已經吸引350萬的用戶,平均每天有3500名新用戶註冊。itsme現在除應用於金融業的身分認證外,比利時政府已經批准其作為納稅申報服務;更應用在新冠肺炎的疫情管理,協同建立數位疫情護照,紀錄人民接種疫苗以及相關檢測結果。
監理科技 香港沙盒實驗數量最多
香港監理沙盒是由金管局、證監會以及保監局3大監理單位的沙盒相互協調運作。
香港當局體會到金融科技的全球發展中,將會有更多的創新技術由銀行業與科技公司共同探索,因此鼓勵銀行及其科技公司合作,期使能夠更快推出金融科技項目,並降低開發成本及提高產品素質。
截至2021年8月底,共有223項金融科技項目獲准進入沙盒試行,有165項試行是銀行與科技公司合作進行,涉及的科技包括以生物識別實施身分驗證、區塊鏈、機器人服務等。值得注意的是,歸類為監理科技的實驗項目數目最多,高達108項,包括使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應用程式介面等技術,從非結構化數據中提取關鍵資訊,提供更準確深入的市場情報,以及促進符合法令遵循的要求。
沙盒不只是監理 更是輔導與促進者
綜上所述,可以探見,數位身分驗證、開放銀行以及監理科技為2022年的金融科技重要趨勢,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下,各國監理單位亦表達高度興趣且樂見其發展。
文末,討論沙盒能否真正促進創新,在學術界與實務界一直有著許多探討,可以確定的是,沙盒提供了一個讓監管者和新創者可以共同學習成長與交流的平台,並為雙方帶來效益。對於新創者來說,可以學習如何和監管機構對話與互動,減少監管不確定性,有助於降低進入金融業的高聳壁壘;另一方面,監管機構可以建立關於金融科技趨勢和創新知識,協助在早期階段識別和評估風險,從而有助於適當的政策反映。
監管機構更可積極擔任金融科技的輔導與促進者,讓金融科技新創產業就算不進入監理沙盒,亦能有前進成長的空間,從而開發更有益於社會的新產品,促進金融包容性和更廣泛的消費者選擇。這是其他國家監管單位關注與努力的領域,也是值得我們借鏡學習的地方。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財務工程學會理事。本文選自145期《銀行家雜誌》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