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已難再進、頹退也已難能更退」的尷尬窘局,乃足以定義說明這樣子幾年;如此失算,對於許多唬爛吹牛濫芋美化數據的大內宣國家,包括台灣這小地方與美利堅大帝國在內,都不啻給扇了好大一巴掌。亦即2022世界經濟將是進退兩失算的掙扎格局,臺灣的工商產業領袖以至政府當家主政者,都不能掉以輕心。
不能掉以輕心的2022世界經濟
2022年1月中這星期,全世界主要經濟觀察家普遍對未來持較去年悲觀看法,特別對於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幾乎都給予大幅減降兩個百分點的最新評斷,對全面性通貨膨脹飆高看法,竟多數持有「勢必會長期化」看法,更須要正視的是「綠通膨Greenflation」長期深遠的經濟社會深層影響效應,尤其必要防範,人口紅利已然消失殆盡,乃至世界格局內,勞動力市場的劇變,可能改寫2022年世界經濟演進,而先進國家普遍化的公私部門「債務斷崖危機」更是不容輕忽;對於高度依存全球市場購買能力與價值觀變化的台灣經濟社會,這種可能處在挺進或頹退都兩維艱的2022年世界經濟態勢,尤其都必要繃緊神經來妥善應對。
「不均衡復甦」態勢的劣化
在新冠疫災迭迭變異態勢進入第3年之際,國際間諸多商界領袖、政界人士和學界專家對於因疫災引申而至的世界級政經威脅,越來越普遍化傾向悲觀態度;尤其2021下半年所顯現出來全球性及地緣性極化的「不均衡經濟復甦」態勢,可能加深各個經濟體社會內部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贏家與輸家「嚴重分化現象」,對2022及其後十年間世界經濟發展的向下前晉升或退萎,著見重大衝擊效應。
世界經濟論壇2022年1月11日的《全球風險報告》顯示:接受該論壇調查的全球經濟觀察家,有超過84%的人對世界前景感到擔憂,也有12%持正面看法,但卻僅有4%專家對2022年及其以後的經濟社會前景感到樂觀。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大多數受訪專家預測了未來3年前景態勢,可肯定的祇是,「持續不斷的經濟社會騷動」及「很多意外」,也肯定看得到「發展軌道的分化」,其分化結果是,在國與國、區域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分化為相對的贏家和輸家。
尖銳化的「發展軌道分化」現象
大國都轉向祇顧強國內的自我保護主義,將銳減其全球領導力和應對挑戰能力;更肇致全球經濟社會難以順利向上提升,跳脫2022年可能陷入的「滯脹」泥淖。
受到全球性勞動力市場失衡、自我保護主義激化,以及日益擴大的數位落差、教育落差和人才技能落差等構面,越來越形尖銳化的「發展軌道分化」趨勢現象,加上中美冷戰肇致「集團式強制站隊對抗」的「全方位脫鉤的系統性大分化」,以及新冠疫災造成的「抗疫政策措施的分化」形成的不良經濟後果,都正在惡化。
而更具及時性震撼的是,直到2022年1月中旬為止,在全世界格局框架之下,祇有一半人口已經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疫苗不平等」導致不同步的經濟復甦,更可能加劇先前早就已經存在的「經濟社會分裂」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惡化。
具體呈現的結果是,除中國外,所有新興市場經濟體都將嚴重落後於先進國家;而美國獨有的「拜登滯脹American Stagflation」,更將會嚴重拖垮世界經濟。
美國「拜登滯脹」危機的擴散效應
對於美國的「拜登滯脹」危機,跨國機構所做出的預測,預計2022年的美國經濟成長率,將從2021年的5.6%幾乎減半降至3.7%;2022年歐元區的經濟成長率可能稍好,會從2021年的5.2%降至4.2%。印度則是中國之外的一個亮點,預計2022年印度經濟成長率將從2021年的8.3%升至8.7%。而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則仍然都在艱難應對其他挑戰,如新冠疫苗接種率較低,以至於舉實例來說,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預計2022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從2021年的6.7%銳降至2.6%的祇有原本的3分之1水準。
不僅此也。到2023年結束時,東亞、拉丁美洲、中東和北非超過一半的經濟體人均所得也都將遠低於疫災爆發之前的2019年底;而遠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如此樣態的國家,其所占比例也已經增長到3分之2之高。
2022年世界經濟會從快速復甦中遽然放緩
另據世界銀行2022年1月11日的最新預測,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持續影響經濟成長,世界經濟面臨嚴峻前景,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從2021年的5.5%降至4.1%。世界銀行把全球經濟成長率放緩,歸因於病毒威脅,政府救助措施減少,以及初時的需求反彈逐漸消失;尤其最大的擔憂是,全球貧富差距擴大。
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巨幅放緩的主要拖累因素是「經濟體系內固有的不平等」,相對比較貧窮國家特別容易受到「抑制通膨造成的經濟損失」影響;相對而言,到2023年,所有先進經濟體,包括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等OECD國家經濟活動,可能都會從新冠疫災期間的重創中恢復,但經濟較弱國家在未來將越來越落後。
現實情況是,新冠疫災及引申的「封鎖」「行動禁制」措施,已造成巨大損失,對較貧窮國家的社會情況尤其如此,展望未來波及效應前景狀況,或將更趨嚴峻。也就是說,主要國家政府不儘速撤除「封鎖」「行動禁制」措施,世界經濟難好。
全球通貨膨脹加劇了貧富差距的分化態勢
這一趨勢尤其會引發全球性的共同不安;以致預計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GDP經濟產出數字,儘管可以加速成長,但仍將比疫災暴發前水準低4%,特別是,最富裕國家的經濟刺激計畫推高了全球通貨膨脹,進而加劇了貧富差距。目前全世界通貨膨脹態勢已然處於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在外界預測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將加息以抑制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引人為憂的卻是,必然對較弱的經濟體言,借貸成本上升而更加損害其經濟活動。
主要國家如美國的加息行動,勢必會傷害需要浮動利率資金國家的機構與個人,特別是新創企業、女性所有的企業,以及絕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的企業。
中國成為新富的最大新興市場經濟體
中國國家統計局2022年1月17日公布,中國大陸2021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為人民幣114兆3670億元(約合美元18兆1000億元),年增8.1%,為10年來最高,也高於中國大陸政府設定的6%目標;穩居世界第2,占全球經濟比重預計超過18%。2021年人均GDP達1萬2551美元,首次超越世界人均GDP水準的1萬2100萬美元,雖然尚未達到高所得國家人均水準的下限,但逐年接近中。
分季度看中國GDP成長,第1季年增18.3%、第2季7.9%、第3季4.9%、第4季4%,逐季遞減;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兆3086億元,年增7.1%;第2產業增加值45兆904億元,年增8.2%,第3產業增加值60兆9680億元,年增8.2%;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20年成長8.1%,2年平均成長5.1%。
2022年1月14日,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2021年全年貿易統計(按美元計算)顯示,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兆1000億元,年率成長21.4%,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量穩質升,穩外貿效果好於預期。,出口減去進口的貿易收支為順差676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成,創歷史新高。隨著歐美經濟從新冠疫情中趨於恢復,中國的電腦及玩具出口增加。從出口對象國家和地區來看,佔總量近2成的對美出口成長了27.5%。對歐盟(EU)及東協(ASEAN)供貨也成長了3成左右。
2022年全球經濟的疫災新風險
世界銀行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固然2021年,全世界經濟正從新冠疫災逐步反彈,實現了1980年以來最強勁的衰退後景氣擴張情勢;但由於病毒迭迭變種以及食品和能源等民生經濟的主力商品價格迅速上漲,給予家庭帶來壓力,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非得因此放緩不可;而全世界層次的供應鏈斷鏈,以及主要國家政府公共刺激計畫之逐漸退出,也構成2022年全球經濟新風險。
最近,由於Omicron和Delta變異毒株的遽然廣泛擴散,肇致2021年下半年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幅度,已遠超過跨國機構早先2021年6月所做出的預測值。世界銀行與IMF幾乎都同時做出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勢將「顯著放緩」,乃至於2023年的全世界經濟成長率,還會更進一步放緩至3.2%。
將引爆新興市場經濟區新一波貨幣戰爭
不過,世界銀行特加關注的焦點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普遍缺乏在必要時足以針對重點經濟活動提供必要支持的財政能力空間,其所肇致的風險,通常更加意味著「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上升。尤其是,當一個新興經濟國家必須重組其「超荷的公私債務」時,才發現要完成重組的難度比過去更大。
由於今天先進社會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處於高度不可知領域」,無論未來可能的利率水準,乃至通貨膨脹飆升或放緩前景,無一不對新興市場「不利」。
新興市場經濟體對未來日益高升的擔憂,主要都濃縮在2個關鍵指標數字中:第一是,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已返升到1.8%左右,幾乎是一年半前最低點的4倍,而與2019年底的水準相去不遠,祇是當時是新冠病毒還沒有出現時刻,而且也沒有對其產生影響,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公共債務也普遍都還沒有暴漲,此即意味新興市場中風險較高的投資,開始有了一個新崛起的競爭對手;第二是,全球官方儲備貨幣美元,呈現升值趨勢,必在強勢通貨債務國家播下不確定性。
南方世界的嚴重衰退危機
2022年最嚴重也是最令人擔憂的經濟衰退,將發生在中東和北非,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對於南半球這兩大地區原本都是大宗物資原材料淨出口國家言,儘管2021年大宗物資價格暴漲,但帶來的收益反彈,卻完全不足以彌補疫災造成的經濟裂痕,或許等到2022年中,或有可能完全復正新冠危機期間的龐大損失。
這種狀況在拉丁美洲大國之中,以墨西哥最為嚴重,即使到2023年也無法實現這一目標;該地區另外兩個最大的經濟體,或有可能實現此一目標,一是巴西,已經在2021年恢復到疫災爆發之前的GDP水準,二是阿根廷,儘管持續受到通貨膨脹和債務高疊的打擊,但也將超乎預期,可以在2022年初實現該一目標。
在針對全球經濟的最新審視中,世界銀行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反思,以映現若干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所受到的打擊:以人均所得衡量,倘若2022年世界經濟復甦,則最大可還是能會拋下那些在2020年遭受重大衰退的地區,比如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旅遊業的島嶼,包括加勒比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許多島國。
綠通膨Greenflation與債務斷崖危機的另類極化衝擊
而展望未來,還有一個絕對不容輕忽的全球風險之「另類構面危機衝擊」是:「綠通膨Greenflation」與「債務斷崖危機Public and Private Debt Cliff Crisis」;主要出於「數位經濟管理不善」、「圍繞伊朗核問題不斷加劇引申的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向較清潔能源的緩慢轉型」的全球物價水準長期化居高不下。
氣候危機依然是人類面臨的最大長期威脅。未能就氣候危機採取行動是今後十年世界面臨的最大風險,接下來是極端天氣、生物多樣性喪失、社會凝聚力下降、生計危機和傳染病。債務危機也是十大最具威脅性的全球風險之一。
世界經濟論壇認為,另類風險還將出現在地球的上空:太空正日益變得軍事化,同時,新的商業運營商將在這個不受管控的領域干擾傳統的「政經權力平衡」。
*作者為獨立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