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位專文:台灣能源環保ABC(上)─去核電不是世界趨勢

2018-03-31 06:20

? 人氣

眼前的數據清楚說明此一現象:根據台電資料,當核一廠1、2號機以及核二廠2號機停止運轉時,2017年8月15日尖峰供電能力為3706萬瓩,瞬間尖峰負載3645萬瓩,備載容量率僅得3.17%。所以當天17個縣市因為油氣短路,停電長達幾個小時,並不意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80322-立法院,國民黨團召開「深澳電廠黑箱環評 經濟部環保署 誰在說謊?」記者會,(右起)書記長李彥秀、副書記長許淑華、立委陳學聖。(陳明仁攝)
蔡政府要重啓深澳電廠並不令人意外。圖為立法院,國民黨團召開「深澳電廠黑箱環評 經濟部環保署 誰在說謊?」記者會,(右起)書記長李彥秀、副書記長許淑華、立委陳學聖。(陳明仁攝)

Q4: 備載容量是怎樣一回事?

A4: 電力備載容量提供備載電能,與汽車附上備胎是同一個道理。那麼該多少備載才夠呢?這就好像問,爬山越嶺應該帶多少飲水乾糧在身上才恰當?

這是個機率問題,因為電力使用隨時變換。高備載容量下的系統,停電的機會小;低備載容量的系統,停電的機會大,並且以幾何級數的比例上升。備載容量究竟應該多少?這要看社會願意投入多少資源在電能,使用者又可以忍受多少、多久停電所帶來的損失及不便?

在一個理想的系統裏,沒有外力入侵,如果設備維修正常、工程人員稱職、機組運轉順暢(指的是生命週期的中生期,也就是不在早期的運轉期,也非機件老化時期),備載容量率應該維持在系統尖峰負載的10%以上。如果社會大眾對停電的容忍度低,同時政府的運轉經費充裕又肯體諒百姓生活,則備載容量率至少應該維持在系統尖峰負載的15%以上。此外,如果能力許可,還要額外考慮 5% 到10% 備而不用的應急備載(non-active redundancy)電力儲備。

備載容量跟社會的進化程度成正比,進歩的社會容量要求高,落後的社會當然低。備載容量也跟選取的能源種類有關;再生能源可持續性低,如果再生能源佔全部能源的比重大,則備載容量的要求就更高。德國停電頻繁,乃在於再生能源佔該國全部能源的比重大,算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好例子。

今天台灣超低的備載容量率,只求勉强滿足「電力溫飽」,難得造福民眾無憂無慮的電力使用,代表一個發展中社會能量供給的虛弱現象。

Q5: 有沒有增加備載容量率的方法?

A5: 有,而且很多。可想而知,增加發電機組是個解決辦法。減少電器使用則是另一個辦法,這是德國常用,也是去年暑假,台灣鼓勵全民在炎夏中午停用冷氣的原因。另外還可以重新規劃維修策略,減少維修頻率、縮短維修時間、甚至取消部分維修組件等,都是可能被採用的偷步方法。

相信在政府授權下,台電於2018年2月5日提出核二廠2號機啟動申請、 3月14日再度召開深澳火力發電廠環評,凡此提高備載容量率的措施,不令人意外。依深澳火力發電廠規劃,建成後可增加約 5% 的備載容量率。如果核二廠2號機組98.5萬瓩加入供電,則可以再增加約 3% 的備載容量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