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維觀點:通膨來臨?讓人想起1970年代

2022-02-05 07:20

? 人氣

作者認為,聯準會決定何時升息,關鍵都在於這樣的升息宣言能不能有公信力,會不會引發更大危機。(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認為,聯準會決定何時升息,關鍵都在於這樣的升息宣言能不能有公信力,會不會引發更大危機。(資料照,美聯社)

今年夏天,記者尼可拉斯.瓦普夏(Nicholas Wapshott)出了一本很符合時事的書《薩繆爾森vs.傅利曼》(Samuelson Friedman),簡述2位重量級經濟學家之間長達數年的學術辯論。薩繆爾森是凱因斯的信徒,傅利曼則開創了貨幣學派,2人對於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的通膨從何而來,有不同的詮釋。而我們目前的物價上漲,就跟當年的狀況有許多相似之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貨幣學派認為,之所以會有通膨,只是因為央行印了太多貨幣而已。但薩繆爾森認為沒這麼簡單,物價上漲是供給面因素造成的,也就是成本增加造成供給不足。貨幣學派的說法很直觀,比較好推廣,所以在政治上贏了。

不過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大家注意到財政政策必須要能夠永續,於是嚴格的貨幣主義就此失寵。過去10年來,各國央行雖然都有在刺激經濟,但世界顯然處於通縮狀態,目前之所以出現溫和通膨,是因為央行開始用前所未有的規模來印鈔票。但無論是1970年代還是現在,這種長期貨幣政策都似乎意味著,大家在討論通膨時漏了某件事情。

而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理論,講的就是這件事情:資產的價格。

明斯基時代

2008年之後,「明斯基時刻」這個詞在金融界快速竄紅,這個概念是說,當金融體系崩潰的速度,高到所有均衡模型都無法解釋時,政府就只能用非傳統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來因應。這種狀況如今眾所皆知,但其實它背後暗藏一種和通膨相關的價格理論。

在Two-price model中,房地產這類的資產價格很容易跟其他東西大幅脫鉤,因為人口結構之類的因素,比央行政策更能夠影響這類資產的價格。當代的高齡化,已經讓買房子儲蓄比投資實體經濟更有利。當然,幾年之後如果退休人士開始賣房子,平衡可能就會逆轉。

這也可以解釋1970年代的總體環境,當時戰後嬰兒潮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他們希望在自己能夠投入資本之前先增加消費,於是經濟就陷入長期資本短缺。這時央行印了鈔票,但治標不治本,長期來說只造成物價上漲。

當時的經濟學家可能沒有注意到這些因素,根據瓦普夏的說法,當時只有海耶克(Hayek)這位二線學者從基本假設,去質疑價格能給我們多少啟示。長期以來,海耶克的奧地利學派景氣循環理論一直有爭議,但明斯基保留了該學派的優點,推出了一套更有說服力的理論。他認為負債的數字會上下循環,資產則不會,這就是所謂的「明斯基循環」(Minskian cycles)。當然,債務是一種準貨幣,所以明斯基循環不是在討論實體經濟,而是在討論貨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