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擔任大學教職已近二十年,雖不敢自稱有任何貢獻,但也總是戰戰兢兢地克守本分,以期不負大學教育之名。然而,近年來卻不斷地被週遭朋友或師長譏諷:「這幾年來的大學競爭,早就進入了白熱化的殊死戰,每個大學都卯足了全力,努力拼招生、爭取大型計畫、應付教育部的評鑑,現在還有哪個大學會跟你談這些所謂的大學理想?」更有甚者,來自學校行政主管的當面指責:「你不知道現在大學很競爭嗎?我們大家那麼努力地招生,結果你卻常常寫文章批評學校,專搞負面新聞,扯我們的後腿,讓我們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批判一所大學應當具有社會良知與理念,這竟然是大學行政主管口中的負面新聞。筆者不禁想自己真的不合時宜到這種地步嗎?
那麼,現在的大學到底都在做哪些事呢?再以南部某私立大學為例,外傳該校校長是一位非常道德自持的長者,曾長期擔任過國內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向來以辦事能力強、刻苦耐勞、待人和善著稱。自他接掌該大學以來,當然也就在校園裡大力地推廣品德教育,舉凡國內各大機關團體,只要是有關品德教育的計畫與獎項,他一定全力爭取,務求將這些榮譽留在該大學。但是,這也讓校內許多一、二級主管看準了校長的這個特性,紛紛投其所好,刻意地在校園裡營造「品德校園」的表面形象給他看。就像該校的某位主管就在校園裡搞了一個「三好燈」活動,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每說一句好話、做一件好事或存一個好心,就可以到行政大樓一樓大廳專設的「三好燈」按一個燈、得一個讚,然後校長就看著三好燈上面累計的按讚數字不斷增加而高興不已,殊不知,這件事早被全校師生傳為笑柄。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吧!
話說這樣一位注重品德修養的校長,怎麼會被蒙蔽到如此地步?恐怕不是,因為筆者聽這位校長口中所宣稱的品德教育,不外是「看見師長要行禮問好」或是「重要場合勿喧鬧」等這類口號似的教條,完全不是學術界常說的道德契約論或責任倫理等概念,甚至不是哲學領域裡所說的道德推理與思考。於是乎,這樣的品德教育當然就容易流於表面和諧的形式化結果了。
同樣的表面形式化的政策在大學校園裡持續發生。例如某一所私立大學為求在招生策略上拉近學生家長的關係而實施多年的「關懷式點名」,據該校的網頁所宣稱:「關懷式點名的目的是期望老師用心關懷學生是否到教室上課,運用多元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到教室來學習,關心學生學習成效,增進學用合一,提升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並藉由學生出缺席點名記錄,在課堂參與評量上才有所依據,在教學調查意見問卷上才有所篩選,也才能知道那些學生會列入期中預警名單,那些學生需要補救教學與追蹤輔導,讓學校與家長共同來關心其小孩;而學生才會重視自己的學習權益,調整規律的生活作息,按時走入教室,出席每一節課,主動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及討論,師生共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