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
雖然近期國際(包含台灣),飽受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肆虐,但由於人體抗體透過疫苗及自體免疫能力逐漸提高,新冠肺炎對人體危害,可望漸次減輕。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預言,新冠肺炎已到了尾聲,也許會在年底解除。因此台灣對流行疾病防治,是否需要重新透過審思,改變應對方式,以因應未來任何可能衝擊。
一、在強大病毒傳播下的醫院資源
如大家所知道,台灣醫療體系十分珍貴,因為每一張病床,後面代表的是醫生,醫生助理,專科護理師,護理師和病房助理的血汗付出,尤其是在臨床醫護人員培育上,每一個的損失,都是醫療體系無法承荷。而這些醫療體系本身,合理都用在社會每天急需醫治病人身上。倘若哪天社會重大感染疾病出現,這些病人權益就立刻受到排擠,那麼因為某些所謂集體權益,這些人合法利益就該被犧牲嗎?!
個人認為,這是值得商榷的。
其實在台灣,某些醫院是有他們各自屬性的,有的是綜合科,有的是社區醫院,有的是癌症專門醫院,有的是感染醫院。但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台灣所有醫院幾乎都成為新冠肺炎專責醫院。問題是,這種將所有醫療資源孤擲一注,讓所有醫院都暴露在新冠肺炎風險之中?而這風險將波及其他住院病患(雖然有分流分艙)。難道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因應這種大型感染,還能確保台灣醫療能量不被傷害的方式,這些值得吾人深思。
事實上方法是有的,輕症的可以到簡易旅館隔離,可醫療的簡易防疫中心,重症者可以轉移到專門的傳染病防治醫院,如此不但可以將確診者集中在同一地方,也防止確診者的病毒被擴散出來。舉例來說,以台北市而言,聯合醫院和平醫院院區,就是傳染病防治醫院。如果將較重症確診者,集中送到和平院區,那麼還有需要在各院區,或公私立醫院普設20%專責病房?如此病毒就會減少於各醫院間逸散出來,可以同時確保各區域醫院和社區安全。
二、乖謬的津貼與風險管控
說實話,這個議題非常敏感,因為既得者認為合理,可是對多數醫院裏頭的人,心裡難免疙瘩。每天1萬元的獎金津貼,工作5天,就等於其他同仁1個月薪資。嘴裡不說,但這種難道沒有心裏不舒服?雖說專責病房有確診之可能,但相對防範較好,而普通病房難道就沒有染疫風險?據悉,台大醫院急症部門醫護,仍有不少微詞,那麼其他醫院更是不用說了。畢竟大家出來工作,誰不是希望能改善生活?各醫院專責病房,是硬生生地將收入等級給予不同劃分,這對醫院整體管理而言,並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