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今年除夕,他和他帶著女兒一起回老家

2022-02-02 13:10

? 人氣

陳俊儒笑說,自己以前很叛逆,常跟父親爭吵甚至打架,家人知道有一個學佛吃素的學長很照顧他,反而覺得這樣還不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因為他常來我家,我們又住一起,大二還大三的某一天,我媽就問,我們兩個是不是在交往?」與陳俊儒關係緊密的陳媽媽,很快就接納了兒子的同志身分。個性傳統的陳爸爸雖然從沒有說破,卻也從擔憂兒子「走偏」,到如今會默默開車載著陳媽媽,從屏東前來兒子和伴侶居住的高雄,幫忙顧孫女。

陳媽媽與孫女肉肉(唐佐欣攝)
陳媽媽與孫女肉肉(唐佐欣攝)

「爸爸比較不贊成。我丈夫是覺得,(兒子)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同志這樣,會有點羞恥,」陳媽媽說,陳俊儒的祖父母倒是從沒有反對過,「從大學到現在,兩人一起回家吃飯,阿公阿嬤也都很疼惜圍圍,所以慢慢的,我先生就不怕被他的朋友知道他的小孩是同性戀。像我來照顧肉肉,都是他載我來。」

說話慢條斯理的陳媽媽,沉吟半晌,下了一句簡單的結論:「我自己是覺得,這個緣分也很不容易啦。緣分不會限定說,兩個男的就沒有緣分。我是這樣想。」

隨著兩人結婚,王振圍也開始跟著陳俊儒喊陳媽媽「媽」。於是,陳媽媽在60歲這一年,有了第5個兒子。

「社會霸凌同志家庭,卻是我們要解決問題」

「我們想要成家育兒的想法,其實在交往兩、三年時就已經有在討論了,可是我們覺得不可能,因為那時候根本就沒聽過男同志有小孩。」

在人工生殖興起以前的年代,雖聽過女同志「自體滴精」生子,但作為沒有子宮的男同志,陳俊儒與王振圍不敢想像兩人能有自己的孩子。直到跨國同性伴侶陳子良、陳海思鐸(Stuart F. Chen-Hayes)來台分享男同志代孕經驗,才帶給兩人希望,並著手蒐集代孕和收養的資料。

「因為人工生殖實在太貴了,也覺得小孩不一定要有血緣。我們討論之後,就決定要收養。」陳俊儒說。陳俊儒也慎重地召開了家庭會議,向父母和手足報告收養進度。

「他有小孩,我可以幫忙照顧啊,」一如既往,陳媽媽支持兒子的決定,「同志兩個人也可以組成家庭,就跟別人一樣,有一個家。」

一家人花了兩年,成為全亞洲第一個成功「雙親收養」無血緣子女的同志家庭。(唐佐欣攝)
一家人花了兩年,成為全亞洲第一個成功「雙親收養」無血緣子女的同志家庭。(唐佐欣攝)

2017年,王振圍以單身身分,向出養媒合機構提出申請。3年漫長的收養程序中,兩人甚至還在2018年經歷了台灣社會史無前例的「同婚公投」。

公投期間,身為同志從輿論中感受到的惡意鋪天蓋地,兩人的心理狀態都很脆弱。當時正逢社工上門家訪,對兩人出情境題。社工問他們,如果女兒因為在學校遭遇對同志家庭的惡意、回家時反過來責罵同志家長,家長該如何應對?

陳俊儒回憶道,被問到這問題時,最近從社會感到的惡意都被召喚出來,心裡覺得很不滿:為什麼是被歧視的人要想辦法解決問題?他說自己沉默了30秒、整理好情緒,才有辦法回答社工問題。收養的評估流程就像一場考試,他逼迫自己好好「作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世界走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