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全球海洋廢棄物大會(IMDC)今(29)天在美國聖地牙哥落幕,而台灣綠色和平也全程參與,並表示,台灣關於全面禁用拋棄式餐具的減塑政策規劃,「在這次IMDC也讓其他國家感到十分驚豔」。
綠色和平:台灣缺乏科學在地研究,但減塑政策讓世界驚豔
IMDC今年與會的國家與人數是上一屆的1.5倍,大會上的討論也相當熱絡,可見各國團體皆致力於共同解決海廢等重大的環境危機。台灣綠色和平指出,過去幾次的會議多以美國為主導,不過這屆除了增加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官員、學者專家、NGO與新創產業人士,會議也不再像往年較傾向學術研討,反而多了更多實務面的政策推動與民眾參與的經驗分享。
綠色和平表示,再次檢視台灣在全球治理海洋廢棄物的版圖,「我們在科學研究的腳步慢了許多,也缺乏在地研究」。不過,去年由民間團體與環保署共組的「海廢治理平台」將在今年建置監測資料庫,補足過往資料缺口,加速制定清理海廢的相關法規,而預計在2030年全面禁用拋棄式餐具的減塑時程表與規劃,綠色和平表示,「在這次IMDC也讓其他國家感到十分驚豔」。
綠色和平:必須持續不斷的淨灘下去
台灣綠色和平表示,淨灘是現在公民參與最直接的方式、同時也能讓民眾親眼看見海洋污染的實況,即使屬於末端手段,「但是淨灘就是在清淨海洋,在等待更多的政策規範和科技能從源頭解決海廢之前,我們都還是必須持續不斷的淨灘」。綠色和平也指出,教育民眾須從生活中札根,許多民間團體透過各種活動、或是進入校園,讓更多人了解拋棄式塑膠製品對海洋的傷害,進一步促使大眾支持禁用拋棄塑膠製品的法案,同時鼓勵大眾從生活中改變依賴拋棄式塑膠製品的習慣。
科學家:微塑膠確實會隨食物鏈轉移,但無法確定會造成哪些風險
綠色和平分享表示,本屆IMDC與前一屆會議最值得關注的變化,就是科學研究的爆炸性成長。尤其是在微塑膠和微纖維的研究討論最為熱烈,當中也有民間立場提出:「我們到底能不能吃海鮮?」、「連瓶裝水也有微纖維,我們該怎麼辦?」等問題。對此,與會的科學家們則謹慎表示,截至目前的研究,雖然發現海鮮中有塑膠,生物體內也發現微塑膠吸附的化學物質,證明微塑膠會隨食物鏈轉移,但還是無法明確歸結對人體健康會有哪些風險,也沒辦法直接建議哪些海鮮不能吃。
而在海岸監測與公民科學的議題上,各地研究機構將累積數年的資料帶進會場討論,共同建立全球監測系統和資料庫的可行性,其中,運用像衛星遙測、空拍機、水下攝影,結合具自動學習功能的辨視軟體等新科技來輔助監測海廢,是目前積極發展中的監控技術。不過,許多研究和技術都還處於嘗試、討論修正錯誤的階段,尚未能全面解決海廢問題。
進入政策推動實質改變 生物學家:科學必須跟民眾的生活連結
生物學家出身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雀兒喜(Chelsea Rochman),活躍於各種政策制定會一,在本屆會議最後一天總結表示:「科學不是孤單的,科學必須跟民眾的生活連結」。雀兒喜在第五屆的IMDC集結眾多科學家建議,最後歸納成「檀香山策略」,全球因而依循檀香山策略,產出許多國際與區域層級的夥伴關係與計畫。海洋廢棄物議題也因此被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七大工業國發佈宣言,承諾將致力減少海洋廢棄物。此後,各國紛紛擬定行動方案,在世界各地以實際行動減緩海廢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