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昨,喬叔正沈浸在第一篇社論終於被風傳媒刊登在評論版的愉悅當中,突然,瞄到一張倫敦大學對於蔡英文論文門事件聲明的截圖,搭配著看似不搭嘎卻又吸引我注意的標題-走火入魔的《風傳媒》評論版。
原以為沈榮欽教授是在批評風傳媒的媒體獨立性,但也納悶老師在風傳媒甚至有自己的專欄,為何會有此發言?細看內文後才知曉,老師筆下那些違反新聞倫理的,不是風傳媒,而是在針對「評論版」的編輯們。
截至寫這篇社論之前,喬叔共有兩篇文章刊登在《風傳媒》評論版,勉強能以局內人的角度回應沈老師的評論,並藉機分享我的投稿的心路歷程。
一、《風傳媒》評論版是什麼?
先來談談評論版的定位好了。
風傳媒的網站中,將各類文章分成許多區塊,有內部編輯撰寫的新聞、專題報導及影音節目、其他媒體簽約合作的新聞轉載、以及這篇文章的重點,評論版。
透過我的主觀觀點從上述歸類判斷評論版的定位,喬叔認為評論版就是一個供社會大眾投書,表達自己觀點的平台。在向評論版投書前,喬叔是位Nobody(投完後也是),當時我只填了姓名和電話,附上投稿的Word檔,寄了一封E-mail到風傳媒編輯室,一個小時後,便收到編輯室會安排時間刊登的回信,隔天早上六點,我的文章就出現在風傳媒評論版上了。
在這過程中,一通向我確認身份、驗明正身、或是思想審查(?)的電話都沒接到;刊登後的內容,就連我那句預期可能會被拿掉的「關我屁事」都好好的留在上面,「乳滑」還被編輯貼心地在旁用括號註明(辱華)。這段投書的經歷讓我覺得這評論版好自由,但或許也有人認為,太自由了。
PTT(台大批踢踢實業坊)八卦版,選舉時公關公司各種帶風向的文章一大堆,發文者頂多能透過ID跟IP地址判斷是不是同個人(像林瑋豐那種案例就是夜路走多了,露出馬腳而已),那種甚至是沒有編輯室把關的匿名文章,卻是台灣網路輿論的風向球,台灣真的太自由了。
二、《風傳媒》評論版棄新聞專業倫理如敝屣?
沈老師於評論中提到,在論文門事件中,評論版「長期以來無休止炒作蔡英文的論文門事件,完全呈現單方面說法,任何一件無端製造的小事乃至謠言,《風傳媒》評論版都可以大肆炒作」。
老師認為風傳媒評論版針對論文門事件,完全呈現單方面說法。這會不會是因為,會選擇投書風傳媒評論版的人,大部分都具有類似的政治主張和立場,編輯室基於自由與尊重等等我假想的理由,在不涉及觸法及作者言論責任自負的前提,選擇全數刊登,導致整個版面呈現單一觀點。
但,這不也是一種自由的呈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