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兩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率不斷走低,但是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還有足夠的刺激空間,未來如果需要,中國政府完全可能既擴大財政赤字,又放鬆貨幣供給,走上財政貨幣雙寬鬆的道路。
儘管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經濟增長非常好,2021年中國GDP總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的四分之三,但是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也已經從十年前的8%逐步下降到現在5%左右。如果未來持續下降的話,中國人均GDP想要進一步接近美國就成了問題。所以,探討一下中國的宏觀經濟走勢以及宏觀經濟政策還是很有必要的。
實際上,對於中國的未來經濟增長率,有兩個方面值得探討,短期和長期。因為影響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是極端不同的,所以如果放在一個小文章裡面全面論述顯然不合適。影響短期經濟增長走勢的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而長期則涉及到一些制度性的問題。這裡就對應著美國國債問題,聊一下中國的國債,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財政政策以及貨幣政策。所以針對的是中國經濟的短期走勢。
2020年中國的國債餘額是20.89萬億元人民幣,因為當年的中國GDP總量剛好是100萬億,所以比例很好算,就是差不多21%。2021年的變化應該不是很大。而對應著美國的情況,差不多是130%,兩者不可同日而語。當然,因為兩國的體制很不一樣,這樣的直接對比有很多的問題。比如美國是聯邦制,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負債可以置之不理,任由其破產清算,所以我們只考慮國債和GDP的比例是有道理的;但是中國則不同,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制下,實際上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機構,當然就很難像美國一樣說:地方債中央管不著。所以在十幾年前,實際上是沒有地方債這個概念的,所有的債務都是中央兜底,都可以視其為國債。但近年來,中國政府意識到有必要加強地方政府的財政紀律,所以在中央和地方的債務問題上慢慢建立起區別來。
刺激經濟 中國仍有足夠空間
由此,我們簡單地從國家統計局的報告裡面就可以揣測出來地方債的大致情況。比如2020年整個中國政府的財政赤字是62765億元,但是國債只增加了40868億元,那麼其差額可以簡單地用地方債來解釋,那就是21897億元。從2008年開始,12年來這個我揣測的地方債餘額累計達到了12.65萬億人民幣。所以和上述20.89萬億合計起來就是33.54萬億,這或許是可以和美國國債對比的債務指標。雖然規模因此擴大了60%,但是佔GDP的比例仍然只有33%,遠遠低於美國的130%。所以,如果中國政府計劃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有足夠的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