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上述理由,我認為將大學國文訂為共同課並無不妥。通識課程可以區分領域,作為一語的國文則難以歸屬任何範疇。至於因應各領域同學們撰寫論文需要,或可考慮邀請各學院教師與語文老師合作,另設短期專業性寫作專班或工作坊。香港各大學就常為不懂中文的外籍生開設“Survival Chinese”專班,或為畢業生開設“Professional Chinese”以應職場需要。這類工作坊,目標清晰,成效也佳,又不會與「一語」教學相混淆。中文作為台灣官方語文凡數十年,作為「一語」它一直主宰著我們的思維、溝通、書寫、言說。它的重要性,絕非其他領域知識所可比擬。然而,正因為「一語」隨著人類成長而自然熟習,導致使用者常產生錯覺,誤以為高中程度已綽綽有餘,忽略了高階的知識追求,需要更高的語文素養相副。偏偏語文能力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難怪不少大學生畢業時中文退步至低於高中水平,屢見不鮮。
至於國文課學分數多寡則可從長計議。數十年來,大學體系已隨世界秩序變遷而大幅重構。要知道舊時代大學偏重專材教育,各科系的課程專業性、導向性極高,難免缺乏知識多元和跨領域的觀念,實已不符合廿一世紀新世局的需要。近二十年來東西方大學教育趨向,是開設多樣化課程,讓學生按照興趣與生涯規劃,自由選讀,建構自己的知識版圖。這就像是自助餐廳烹調各種健康菜色,如何運用智慧選擇、進食,則交由食客自行決定。以學習為主體的大學教育,本科要「教什麼」,某程度上將取決於學生要「學什麼」。當代教育新理念甚多,大學各領域需要檢討學分的課程也不少。把國文課獨置於鎂光燈下,見樹不見林,並不理想。
今天社會上普遍輕視中文教育,除了受到大學知識架構變遷的正面影響,也有淺碟化、速食化風氣的負面因素。語文好比氧氣,活著不可一刻無之,人們卻常常忽視其存在。它既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文明價值的根本!人類歷史上多少燦爛輝煌的文明,藉語言文字而永遠留存。一所大學能培養出語文豐美的大學生,絕對是教育高質量的標杆。而大學生在建構知識版圖之餘,如能在語文涵養上有更高造詣,就是自身的光榮,也是社會的福氣。總之,語文土壤的肥沃程度,終將決定知識樹木的高度。從此一角度考慮,大學國文恐怕並不像批評者所認定的那樣無足輕重。
*作者曾任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