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臺灣,面對中美在全球的國際格局
原來「公民」不只是一種身分,也能夠是一種哲學。
「公民哲學」是中研院歐美所特聘研究員鄧育仁老師所主張的哲學,他把多年來的關懷與思考寫成《公民哲學》,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這本書的要旨是:立足臺灣,面對中美在全球的國際格局,從古典智慧出發回應現代的政治情勢。《公民哲學》是「多重跨領域」的鉅著,涉及了儒學、莊學、政治哲學、倫理學、道德心理學、認知語言學、神經科學、因果關係等,分別與雷科夫(認知語言學家)、葛林(神經科學家)、羅爾斯(政治哲學家)、德沃金(法政哲學家)等當代重要的學者對話。
故事地位與深度歧見
雖然這是一本學術著作,但文字風格卻平易近人,甚至帶有濃厚的故事性,書中的很多重要學術概念,都是透過故事的方式帶出,這有助於讀者去理解和消化較為抽象的學術概念。鄧老師別出心裁的文字風格,跟書中所提及的「故事地位」不無關係。「故事地位」強調我們不只是他人生活故事裡的道具或附屬,每個人都有重啟情節、調節意涵的故事地位。鄧老師強調,故事思考是我們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小孩子是從聽故事中學會道理,人的一生也都是在人際互動的關係中展開生命歷程(生命歷程的展開也就是故事情節的展開)。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地位」本於儒學的「仁」,如書中提到:
故事地位是本於儒學中「仁」、「相人偶」(兩人一起走出人生道路的意象)以及「終身行之」和「任重道遠」(一路走來本就要有承擔的意象)的理念傳承。在本書裡,故事地位可說是在面對當代議題中,傳承「仁」的理念與意象的現代表述(頁1-2)。
《公民哲學》切入問題的方式,是先從正視多元價值的「深度歧見」開始,這個問題已發端於鄧老師的《公民儒學》(註),但《公民哲學》談得更為細緻深入。簡單來說,「深度歧見」是指在多元價值的社會裡,持相反觀點或立場的人,即使彼此願意講道理,也都能用理性、嚴謹、清晰的語言溝通,但總會有不同的意見,難以達成共識,甚至,你看重的問題,我認為不重要,我認為是很好的證據,你卻認為不相干。有時候,彼此還會難以置信對方竟然有那樣的想法。「深度歧見」會具體展現在政治議題上,嚴重一點,還會帶來衝突,動搖社會的穩定性,乃至於侵蝕民主的根基。《公民哲學》的一個基本預設是,人的心智是多樣性,即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模式是多元的,這會使得不同文明、國家、群體、部落發展出很不一樣的世界觀、價值觀。
在啟蒙時代,理性是界定人性最重要的能力,人們相信透過理性的光芒,總能尋找到普遍真理。然而,從「心智多樣性」的角度來看,理性可以尋找到普遍真理或共識的想法遭到巨大的挑戰,情感、感受、直覺也是人的認知基礎,不能被忽視。這並不表示理性不重要,而是僅僅依靠理性,並沒有辦法真正面對「深度歧見」所帶來的各種衝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