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聚焦交通 加速中的全球科技擴張與兼併

2015-02-15 05:00

? 人氣

中國兩大叫車公司滴滴與快的合併震撼業界,全球科技巨擘幾乎都聚焦交通。(取自雷鋒網)

中國兩大叫車公司滴滴與快的合併震撼業界,全球科技巨擘幾乎都聚焦交通。(取自雷鋒網)

2月14日,西洋情人節,這天最讓全球科技界訝異到掉下了下巴者,莫過於塵戰經年、勢如寇讎的中國滴滴與快的兩家打車公司,宣布「聯姻合併」。事實上這1年多以來,全球科技業的擴張、彼此的「踩踏」與兼併都更形激烈化,倒是台灣較奇怪─儼然一片祥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的網路叫車、租車服務,儼然是一塊未來的寶藏之地,所謂的網路三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全部都有自己旗下(或是投資)的網路打車公司。不過,賺錢是未來的事,現在全部都是高度燒錢的事業。中國的媒體曾估計,騰訊的「滴滴打車」每天的補貼與營運至少在1000-2000萬人民幣之間,阿里的「快的打車」、百度有投資的「易到用車」,也同樣苦於燒錢的流血戰。而全球最大的叫車公司Uber也已搶進中國,看來幾年內這是一個血流成河的市場。

這次死對頭阿里巴巴與騰訊突如其來的談和,讓滴滴與快的合併,幾乎立刻就拿下半壁江山,也不必再補貼燒錢競爭,以中國市場之大、發展之快速,只要確立商業模式、開始有盈餘,就可望進行IPO(初次掛牌上市)。而傳聞中百度下全力促成易到用車與Uber的合併,也可能造成滴滴與快的合併的壓力。

而走出中國,也同樣可看到科技巨擘聚焦交通的景況。這1年來紅透全球的Uber,從2009年成立至今才5年多,但因為搭上分享經濟的颶風乘風而起,短短幾年就擴展到全球260個城市,最近一輪融資已讓其估值高達400億美元以上;也是Uber主要股東的谷歌風投就估計未來Uber有成為市值2000億美元企業的潛力。

日前更傳出Uber也踏入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因為Uber最沈重的成本來自司機的人事成本,如果成功發展無人汽車,不僅省掉人事成本,汽車也幾乎能24小時使用。

至於研發無人汽車已數年的谷歌,不僅持續投入研發,根據上周彭博社的獨家報導指出,谷歌正在開發自己的線上叫車服務系統,並準備搭載「Google X」實驗室研發已久的無人駕駛技術,最快2到5年內上路。未來無人駕駛車可透過Google地圖導航至乘客的出發點,並直接載往目的地。

這等於谷歌與Uber這兩家原本有母子企業關係的公司,在業務上的全面衝突與戰爭,如果確認此消息,Uber將要求擔任該公司董事的谷歌法務長辭去董事。

更勁爆的是戰線還擴及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老大哥蘋果。過去的傳聞是蘋果要把其軟體「深度整合」到汽車裡面(如Car Play),因此要與電動車公司特斯拉及其它傳統汽車廠商合作。上周傳出在舊金山有人看到蘋果派出的「疑似街景車」,外界認為是蘋果要加強其「Apple Map」。

但2天前,華爾街日報最新的報導則指出,蘋果實際上要作的不僅於此,而是要製造汽車─iCar,因此蘋果從特斯拉挖角許多工程師,現在有數百名工程師投入製造汽車中。蘋果執行長庫克在舊金山舉行的技術論壇上,一句「汽車產業是一個蘋果可以讓其產生更大影響的領域」,就更引發不少猜測。雖然不少人認為蘋果跳下來製造生產汽車,有點「匪夷所思」,但如果汽車走向全面智能化,軟硬體的整合成為核心,蘋果確定有其優勢。

顯然全球科技大廠逐步聚焦交通,不僅要改變現有租車、叫車的商業模式,更要創造下世代交通工具,試圖把人的雙手從方向盤上解放出來。叫車商業模式的改變已出現在生活之中了,解放雙手的無人汽車到底能否如樂觀者預估的在5年後上市,還是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就只能拭目以待了;不過,當那天來臨時,對產業與生活一定會有鉅大又深遠的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