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惠蓮觀點:隱埋失真的女童軍楊惠敏歷史

2022-02-27 07:00

? 人氣

1980-2-21L楊。(潘惠蓮提供)
(潘惠蓮提供)

3.1982年7月5日,時任教育部長的朱匯森亦探訪楊惠敏,送上五萬元慰問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4.1982年6月18日,《中國時報》報導,楊惠敏兩名兒子向中央黨部及蔣主席陳情後,醫藥及住院費用,獲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全額補助。

1982-7-6。(潘惠蓮提供)
(潘惠蓮提供)

5.1983年7月25日,救國團青年服務社暑期兒童藝術班十五名兒童,一起到醫院探訪楊惠敏,送上一面國旗及鮮花一束,以表敬意。

1983=7-26L楊惠敏。(潘惠蓮提供)
(潘惠蓮提供)

6.1992年3月9日楊惠敏病逝,同年4月21日舉行喪禮,時任總統李登輝送上「志行揚芬」的輓額,以示敬悼。由總統府資政馬樹禮主祭、救國團主任、婦聯會主任委員、女童軍代表及立法委員為楊惠敏靈柩覆蓋國旗,不少政要都題輓額致唁、影星林青霞也到場致祭。喪禮情況,現時還可在youtube 看到短片。

1992=4-22C楊惠敏。(潘惠蓮提供)
(潘惠蓮提供)

可是,以上種種,都在楊渡筆下消失。新版的《八百壯士與我》同樣把楊惠敏在台灣的大部份歷史變成空白。難道為了塑造楊惠敏成為被遺忘的悲慘人物,就要掩埋他在台灣的史料?

在我追問下,朱復轟承認他的記憶有誤,母親生前沒有向他們兄弟二人談及戰時往事,很多事只是他從媽媽的朋友處聽回來!而一直被楊惠敏珍而藏之、還她清白的判決書原件,他說已不知所終。

楊度的文章還提到中華民國第12任行政院長李煥,指李煥年青時曾在重慶審理涉及楊惠敏和胡蝶的案件。李煥為免得罪戴笠,便以父喪為由請辭。軍法學校畢業的他,自此離開司法系統,去唸復旦大學法律系,後來加入蔣經國的中央幹部訓練學校,成為蔣的得意門生。

然而,根據《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一書提供的李煥年表,李煥是1940年10月任重慶衛戍司令部軍法處軍法官,1941年8月入讀復旦大學法律系。而楊惠敏是1942年才在重慶被捕,那李煥怎會審理涉及楊惠敏和胡蝶的案件?這個疑問,我也在臉書向楊渡提出了,但他同樣不作回應。我電郵向出版此書的天下文出版社查詢,回稱沒有作者林蔭庭的聯絡。

其實楊惠敏到台灣後,絕不是如楊渡文章所指:一直隱姓埋名,「到1975年電影放映了,八百壯士重新受到肯定,她再度成為被矚目的英雄,她才願意走出來,面對自己是楊惠敏的歷史。」只是楊渡疏於查證。

早於1959年8月20日,《中央日報》便報導了楊惠敏為救濟中南部水災災民,四出沿門勸募,個人募得衣服七百餘件,送給代收單位,統一收轉。到了1962年10月30日,為紀念抗日戰爭爆發廿五周年,以及1967年10月28日,她的送國旗行動三十周年紀念之際,報章都刊出了楊惠敏的專訪,由她親自暢談當年送國旗到四行倉庫的英勇事蹟。而她的丈夫朱重明1969年6月從台灣大學退休,她亦曾與丈夫一起接受過報章訪問。

此外,六十至七十年代,台北青田街16號,有個「上海在台童軍聯誼會」,每年逢「一二八」、「八一三」這些抗戰紀念日子,他們便有聚會,楊惠敏也是此會的成員。報載她在1970至1974年間,多次參與該會活動,接受記者訪問,緬懷年青時的抗日歲月。楊渡大可訪查一下這組織的歷史,定會了解更多楊惠敏以真名真姓在台灣公開活動的情況。

這還不止,楊惠敏在1964年和1967年,曾兩度會見記者,大談她的冤案,內容與她1969年出書所寫的內容有頗大出入。下篇續述。

*作者為民國史研究者、《尋找美人魚楊秀瓊——香港一代女泳將抗日秘辛》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