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手中有油股,心中無油價?

2015-02-17 08:34

? 人氣

手中有油股,心中無油價?
 

LINE雖然也是MLP架構,主要資產卻全部都是上游的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項目。這些項目雖然都有投產,但畢竟與中游的輸送儲存等基礎建設資產不同,需要靠不斷上漲的油價與不斷以低價收購上游資產並接著成功開發或以較高價格出售的獲利來維持高額的現金利益分配。一旦油價下跌,或是資產買貴了賣不掉,或是無法繼續透過債券市場借新換舊,現金流就會出問題。為了建立多元的融資渠道,LINE的經營團隊居然另外成立了一間上市公司LinnCo(LNCO)。LNCO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持有LINE的39%的權益。成立LNCO的原因是,美國的稅法對投資人在持有MLP的期間所獲得的利益有另外的申報規定,十分複雜,往往讓散戶卻步。而貪圖高息的法人大戶有時也因為某些稅法的問題,不願意持有MLP。因此,LNCO就成為持有LINE的替代方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有趣的是,LINE的股價在2013年破42塊後開始下修,原油一崩盤,LINE被瘋狂拋售到9塊多,但LNCO的跌幅也相差無幾。這裡面其實隱含了一個risk arbitrage的機會。理論上,LNCO的股價表現完全取決於LINE,但卻無法直接主導LINE的經營與投資決策。投資人持有LINE的原因就是賭能源價格上漲以及LINE不斷增加的現金收益與資產價值,這個投資邏輯無異於對LINE的「授信」。持有LNCO在結構上是不如(structurally subordinated)直接持有LINE。因此,持有LINE的投資人可透過放空LNCO(反之亦然)來對沖能源價格波動的風險,而將因為稅法與結構上的差異所導致的LINE/LNCO之間的差價「萃取」出來。從2013年一月初到2015年一月底,每買一股LINE就放空一股LNCO這個策略大約可以賺0.7%,是否划算?見仁見智。

2014年一月,LINE宣佈與黑石(Blackstone,舊譯百仕通,比較貼切)集團專精高收益債信投資的子公司GSO Partners簽訂了額度達五億美元的五年期融資意向書,黑石同意為LINE的勘探新油井業務提供資金,同時會在這些油井中所得的利益中分走85%,直到黑石的投資回報率超過15%,屆時黑石與LINE的分潤比率將轉為5%對95%。此則報導一出,LINE的股價應聲大漲,從一股9塊錢反彈到接近15塊後才回檔調整。後續能否持續攀升,還要看二月十九日公佈的財務數據及經營團隊的未來展望。

GSO是什麼背景?黑石的官方說法是「另類債信資產管理公司」,換句話說,就是高利貸錢莊。GSO錢莊不小,管理資產大約美金700億元,約佔黑石總管理資產的1/4。GSO願意考慮借錢給LINE,是對資本市場釋放一個重要信號。黑石雖然2007年一上市全球股市就見頂,還把中國大陸主權基金CIC忽悠進來坐了趟過山車,黑石創辦人Stephen Schwarzman身價約110億美元,在黑石上市後捐了一億美元給紐約公共圖書館,搞了個董事席次,還把最漂亮的中間那棟樓命名為The Stephen A. Schwarzman Building。曼哈頓億萬富豪賺夠了就想永垂不朽的行為雖然引人側目,但黑石過去七年來無寶不落,眼光神準,自己股價從低位反彈四倍。一般人以為搞私募基金就是借錢買公司,cost down後重新上市賣掉出場,一時賣不掉就再向銀行或債市融資付自己特別股利(市場上習稱dividend recapitalization)。這種商業模式資本密集又依賴出場時機,對景氣非常敏感。但經過多年發展,黑石已成為橫跨私募基金、對沖基金、房地產基金、特殊狀況債信基金的超大型投資機構,這些資產都是簽長約每年付管理費。綿密的情報網絡與穩定的資本支持,已經使黑石,逆週期投資的風險管理能力超過許多金融機構。

原油市場是否見底?難說。人棄我取,是富貴險中求的一貫心法。黑石過去幾年能源業投資不少,但主力放在天然氣與電廠,原油買得並不多。如果接下來北美能源業出現倒閉潮,壞帳誰來接?資產誰來買?債少錢多的大玩家最有可能。當市場重新洗牌時,籌碼會從弱者轉到強者,弱肉強食,周而復始。黑石願意向LINE提供融資,是否為逢低買進黑金資產佈局?值得全球價值投資人關注。

*作者為金融市場觀察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