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動態的,任何歷史事件必然影響未來,台灣和阿富汗然不同,絕對不會有人說「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美國去年撤出阿富汗就是為了將戰略重心移到亞太地區,因此同時已在謀畫澳英美聯盟AUCKUS,然而正因為美國撤出阿富汗時荒腔走板、混亂過程中甚至讓挺美的阿富汗盟友犧牲身家性命,這些都重挫美國的威信,也傷害美國介入國際事務的能力;俄國侵入烏克蘭,是比塔利班重返阿富汗影響更深遠的國際事件,普京的作為可能成為後繼者如中國的正面(或負面)示範,美國軍事上不作為也必然被視為重大參考點,對未來的侵略者其實有某種鼓勵作用。
即使不是大國博奕的下棋者,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和該國人民的英勇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假如哲連斯基如阿富汗前總統一樣第一天就落跑、烏克蘭不發一槍就投降,蔡英文再講幾次台灣和烏克蘭不同,台灣的民心士氣也一樣受重傷,烏克蘭幫台灣上了一課,要得到人助前必先要自助;當然,多數時刻下自助是唯一的出路,人助卻不一定會來。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有感而發的說,在戰爭爆發時,唯有自己的軍隊才能在第一時間保護國人,她提醒國人,不要寄望美、日會在中國侵略台灣時出兵保護,「那是要到血流成河,再也看不下去的時候才有可能」;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也說,台灣要先展現誓死捍衛台灣的決心,美日才可能鼎力相助,他更呼籲儘速恢復徵兵制;吳怡農以「台灣不是烏克蘭,然後呢?」為題發文指出,侵略者的行動絕對比國際社會反應更快,因此受侵略的國家必須持續扺抗,才能得到盟友支援,他期待政府清楚告訴社會大眾及國際社會,若受到攻擊,台灣的扺抗計畫是什麼?
過去學界或在野黨只要提到兩岸戰爭的可能,立即就會招致蘇貞昌「口氣跟國台辦很像」的辱罵及紅帽子,更慘的是民眾置若罔聞,他們扮演的其實是無望的卡珊德拉;這次俄羅斯入侵、美國並未出兵,烏克蘭總統孤立無援、求告無門的悲情畫面在全球上演,對台灣有巨大的心理衝擊,綠營大將終於承認:兩岸若開戰,台灣必須犧牲人命、甚至血流成河,「也許」才可能到外界的奧援。
蔡英文選戰大補帖:人民不會為兩岸對立付出代價
觀諸全球政治或歷史,自助之後才是人助,獨立也像革命一樣必須付出代價,這應該只是常識,但這違反蔡英文的選票基礎,蔡英文選舉時囊括817萬票、並站穩中間角色,投給她的多數選民不見得願意為戰爭付出代價,甚至未必願意和對岸對立,因冬奧練習場合和中國球員交換球衣的黃郁婷就曾是蔡英文的支持者,他(她)們投給蔡英文,顯然不預期自己的生活會有重大變化,當然也不見得願意為兩岸對立付出代價,他們甚至相信,兩岸若發生戰事、美國會立即馳援,這就是蔡英文選舉時提供的選舉大補帖,這也是為何蔡政府會特別忌諱有戰爭想像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因為他們從未對人民誠實以告:台灣有一天可能必須孤軍奮戰。
其實,台灣是可以不用走上烏克蘭這條路的,兩岸關係發展原來非零和對抗,仍有各種選項可以討論,但蔡政府執政這幾年來,兩岸之路愈走愈窄,到現在快只剩下「獨立」和「投降」兩種選項。我們如果不希望走到「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一步,民進黨至少要對選民誠實,坦白告知各種選項的後果,不要讓人民毫無準備的上戰場或身陷戰火之中,這是政府最起碼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