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俄烏戰爭啟示錄─台灣如何保護電力電網不被摧毀?

2022-03-08 06:00

? 人氣

303大停電,網民嘲諷的是戰火襲擊下的烏克蘭還有電,台灣却沒電。圖為台電變電所。(柯承惠攝)

303大停電,網民嘲諷的是戰火襲擊下的烏克蘭還有電,台灣却沒電。圖為台電變電所。(柯承惠攝)

俄烏戰事的延燒至今已十來天,從一開始的俄羅斯戰車駛進烏克蘭邊境開始,俄羅斯希望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和威嚇烏克蘭政府屈服,用十多萬大軍和戰車集結的方式,先恫嚇烏克蘭政府,但錯估情勢,不僅僅被歐美國家施以經濟制裁,還造成烏克蘭國民的全面反彈,導致俄羅斯騎虎難下,普亭下令全面進攻,陸海空全面包圍作戰,造成大量傷亡。戰爭的殘酷,至此已經讓吾人見識到,久未經戰爭的臺灣,準備好了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次的俄烏戰爭突顯了,強國未必在戰場上一面倒的勝利,盟國或是自認正義之師,也不見得會兩肋插刀加入戰爭,目前是地球村的時代,大家的關係密不可分,但各家也有各家自身利益的盤算,一切都會以自家利益為優先。畢竟戰爭不在自家的領土打,觀望的氣氛相對濃厚。歐美這次對侵略國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將導致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倒退,國內的富豪對總統普亭不滿的聲浪也日漸升高,甚至拿出高額懸賞普亭的人頭,這就是經濟制裁另一層面的表徵,帝王時代常用的「以夷制夷」策略,當然,那是不同的方式,聊表想法罷了!

這一陣子能夠一直掌握烏克蘭境內的相關情事,要歸功於國際記者的出生入死,和特斯拉總裁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計畫,不斷將最新的烏克蘭情勢傳播給國際社會知曉,讓國際給與人道援助,但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資源,就是「電」。俄羅斯也意識到烏克蘭境內的相關情事不斷地傳送到全世界,導致國際社會的撻伐,進而開始攻擊發電設施,施以佔領或摧毀的手段,或許普亭的目的是要用核電廠當作籌碼,但以現今的資訊世界,誰掌控的電能、石油、原物料,誰就有發話的權利。更何況通訊設備均以電為生命來源。

臺灣本(111)年3月3日當天因為高雄興達電廠的人為疏失,導致了五百萬用電戶,無電可用,甚至到了當天晚間九點半才恢復供電。這些用電戶中又不乏大企業、科技廠,這一停電要損失多少的生產成本,臺電能扛多少?臺灣的電力缺口一直都被人所詬病,雖然每年都喊著備轉容量足夠,卻容不得跳電的意外?真的給國民和廠商有足夠的信心?自從前幾年政府開始鼓勵臺商回臺投資,就該先檢討相關的電力政策,在廢核、減少火力發電的當下,思考太陽能、風力等綠能的發電,能否順利接軌,太陽能發電的效率要能有效提升,風力發電的季節性問題,真能補足缺口?

回到戰略性思考的問題,臺灣的用電大戶、科技大廠都集中在西半部,台積電建了很多新廠,每個廠的吃電量都將創下歷史新高,所以西半部的電力輸送饋線、電網設計,真的需要好好地評估一番。風力發電的風車,也都大量建立在西部海域和岸邊,而我國的假想敵中國,也正在西部海域的對岸,天然氣的新接收站也是建立在西半部。倘若中國真的武力犯臺,如何保護臺灣電力電網的正常運作,將是一大挑戰。現代戰爭的武器,樣樣都需要電腦系統做控制,網軍固然重要,電網更加重要,沒有了電網,甚麼精良的電控系統均是枉然。對岸的中國也知道臺灣的狀況,真正的犯臺需要武統嗎? 還是讓島內人民自亂陣腳呢?

臺灣的電網長久以來都是南電北送,九二一大地震後,為了確保電網品質,改善了饋線輸送的方式,確保輸電品質。或許在未來,電網的配置要在進化到「區域型態」,採用區域式發電供電,讓電網的輸送範圍縮小,品質提升。現代化社會已經和電息息相關,無法分割了。三0三大停電,全國人民已經怨聲載道,倘若再發生類似的情況,政府能夠再失一次民心嗎?

*作者任職於公部門,業餘文字紀錄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