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美中建交」總統卡特為兩岸關係留下的資產與問題

2022-03-13 07:20

? 人氣

卡特總統一切的功過,都比不上他在1979年與北京建交的決定給今天的美國帶來更大的影響,這點從博物館的展示中一目了然。(作者提供)

卡特總統一切的功過,都比不上他在1979年與北京建交的決定給今天的美國帶來更大的影響,這點從博物館的展示中一目了然。(作者提供)

2019年3月28日完成對克勞佛老伯的訪談後,我們於隔日前往亞特蘭大市中心,參觀當地的著名地標卡特圖書館暨博物館(Jimmy Carter Library and Museum)。我們在前一篇文章中,以克勞佛老伯被8路軍營救的經驗為縮影,介紹美國戰時對華政策的演變,由原本只與重慶國民政府打交道的「一個中國」政策進階到同時與重慶還有延安打交道的實質「兩個中國」政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因為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將軍被召回,接替他職務的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將軍,還有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特使赫爾利(Patrick J. Hurley)都洞悉到中共的野心,於是美國政府又回歸了以重慶國民政府為唯一中國合法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後來中共竊據大陸,美國又一度從現實主義角度出發,產生聯合中共對付蘇聯的想法。

鄧小平是除了卡特之外,在卡特圖書館內出現最多的政治人物。(作者提供)
鄧小平是除了卡特之外,在卡特圖書館內出現最多的政治人物。(作者提供)

在延安時代鼓吹美國承認中共的戴維斯(John Paton Davies Jr.),此刻又搖身一變成為台獨的鼓吹者,慫恿制定外交政策的肯楠(George F. Kennan)建議美國以軍事占領台灣,並且將島上60萬的國軍予以繳械,然後將200萬外省軍民同胞通通遣送回大陸。肯楠在制定對抗蘇聯的政策方面確實是天才,卻缺乏對亞洲事務的瞭解,上了戴維斯的當。

館內隨處可見鄧小平與卡特的合影,到底誰是主角都不知道。(作者提供)
館內隨處可見鄧小平與卡特的合影,到底誰是主角都不知道。(作者提供)

所幸美國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雖然對中華民國不友善,卻不是白痴,馬上否決了肯楠的提議,否則戰後台灣的歷史恐怕全面改寫。後來毛澤東宣告對蘇聯「一邊倒」,又在韓戰中與美軍在朝鮮半島上兵戎相見,美國才又回頭確立以台北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政策,保住中華民國在聯合國裡的一般會員國以及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戴維斯與他的老朋友謝偉志(John S. Service),也因為親共還有鼓吹台灣獨立的關係,被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McCarthy)指控為「紅色份子」後遭到解除外交官職務。後來美國持續堅持以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政策,直到1972年尼克森(Richard M. Nixon)造訪北京才又出現動搖,不過那個真正踢了臨門一腳,徹底改變美國對華政策的還是1977年上台的卡特總統。

卡特與夫人在1946年成婚,兩人也是俊男配美女。(作者提供)
卡特與夫人在1946年成婚,兩人也是俊男配美女。(作者提供)
卡特一身反核反戰,卻偏偏有一艘核子動力攻擊潛艦是以他來命名,一是因為他與潛艦的淵源,二是在於他是李高佛的徒弟,當然也可能是美國海軍想趁機酸一下他。(作者提供)
卡特一身反核反戰,卻偏偏有一艘核子動力攻擊潛艦是以他來命名,一是因為他與潛艦的淵源,二是在於他是李高佛的徒弟,當然也可能是美國海軍想趁機酸一下他。(作者提供)

與中國淵源其實很不深

1924年出生的卡特總統,雖然與克勞佛老伯同年,但是他與中國的淵源卻沒有後者那樣的深。卡特在1943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可是卻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6年才分發海外,唯一的中國經驗是在1949年4月跟著潛艦鯧魚號(USS Pomfret, SS-391)來到青島待了兩個星期。這是中華民國撤退來到台灣以前,卡特唯一的中國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