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民進黨政府挑派的臺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徐斯儉在出席與美國華府智庫台灣研究中心座談會時,表示他不認為台灣年輕人對蔡政府的兩岸政策不滿意,若換他執政,或許也會採行同樣政策。
徐斯儉更宣稱委由政大選研中心進行的民調結果指出,若被問到台灣正式宣布獨立而導致中國對台動武,是否一戰時,39歲以下的受訪者有63.4%回答是;若被問到若中國以武力迫使台灣統一,是否願意一戰時,39歲以下有70.3%回答是。他認為,這樣的數據指出,當面對中國武統威脅,台灣有7成受訪者承諾一戰。
徐斯儉旨在為蔡政府做說客的用意,自然清楚,然而這樣的民調,由於政治目的過強,甚至還有向中共叫陣不怕兩岸爆發戰爭,及一面倒向美國的潛台詞,因此是否符合真實的社會脈絡?不無疑義。所以說,這也不難怪,徐話一出,社會各界即諸多質疑和批評。
根據徐斯儉教授於中研院刊登的履歷,其研究領域為比較政治、中國大陸內政研究、國際關係和兩岸關係,而非民意調查。不過作為在學術界有所成就的政治學學者,要想反駁其論點,自然還是要回歸於學術觀點的探討,而非僅只於政治口水。
臺灣民主基金會的研究呈現了什麼?
由於爭議頗大,臺灣民主基金會將該份民調的摘要版公布於網站上,雖然並無年齡分層等細節,不過仍可以看出,此次爭議主要環繞在下列兩項題目:
民調能呈現真實民意嗎?
近些年來,由於許多立場偏頗的單位時常以過於失準的民調作為政治攻防工具,使得民調的公信力在社會大眾的觀感中普遍不佳。而如同一般社會大眾認知,學術界也承認,民調雖然是目前最具科學性,探求社會真意的研究工具,但卻仍可能因為許多人為因素,使得民調結果與真實社會脈絡不符。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因素,自然就莫過於機構效應和問卷題目設計。
也就是說,由不同單位所執行的民調,或是使用不同文字的題目,就相當可能導致民調結果的不同。以涉及政治性問題的民調而言,前者自然可能因執行單位的政治屬性,後者則可能因誘導性問題,而有所偏差。舉例來說,由英派陳明文董事長的台灣世代智庫的民調多有利於蔡英文;由游盈隆擔任董事長的台灣民意基金會則時常公布有利於獨派立場的民調。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民調可信嗎?
作為國內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學術研究機構,政大選研中心在民調領域上可以說享有最精準、公正的聲譽。也因此,在此次事件中,並未有太多聲音質疑此份民調的機構效應。
不過這樣就可以說政大選研中心所做的民調,必然與真實民意相符嗎?相當有意思的是,美國杜克大學(Program in Asia Security Studies)的台灣國家安全調查報告(Taiwan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Surveys),從2002年至今,同樣委託政大選研中心針對兩岸關係和國家安全,進行11次,並完整公布的長期民意調查,卻顯示與徐截然不同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