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溫,衛福部長陳時中優待基隆市長林右昌只居家隔離3天,遭民眾質疑首長特權。綠營地方首長只隔離3天,其他老百姓要乖乖隔離10天,沒人看懂指揮中心的標準何在,難道病毒看見政黨顏色、官階高低,就會自動轉彎?直到林右昌被民眾罵爆了,才自動延長到10天滅火。
英國、日本等國際社會都在開放邊境,台灣正逐步邁向逐步解封的後疫情時代。最近6天,本土暴增200例,社區多點爆發,至少有17條不明感染源,台灣有步上香港後塵之憂。令人不解的是,陳時中每天只報告確診數字,對整體疫情把關的掌控未有著墨,對設定解封的條件、階段性策略和戰略目標欠缺說明——難道現在的陳時中還只想著選台北市長?
病毒會轉彎?綠首長只須關三天!
最近台灣接連出現幾個防疫漏洞,陳時中難辭其咎。一是,國發會的「專案泡泡」模式入境,出現3位外賓確診,未落實入境後與國人有所區隔;二是,接觸確診者的林右昌只要隔離3天,期間還視訊主持防疫記者會,但民眾動輒被關10天,感受到官民有別的相對剝奪感;三是,蔡政府急著開放移工進廠工作,讓東南亞移工帶入新型病毒,成為疫情新破口。
陳時中的抗疫「戰略模糊」,沒有設定解封的策略與時間表。陳時中每天疫情記者會報告確診數字,著重在確診個案間的關聯,但溯源後只能找到「不明感染源」。作為疫情指揮官,並未設定總體戰略目標,比如大方向是朝向解封,目標達成95%的疫苗覆蓋率,目前國內接種三劑的比率不到五成,75歲以上長者的兩劑疫苗覆蓋率僅七成,皆是防疫網的弱點。
若為解決「見樹不見林」的防疫政策,就該對逐漸開放邊境的目標,設下階段性條件。從現在到解封的這段期間,如何有策略拉高疫苗覆蓋率?比如獎勵打疫苗者、發行疫苗護照,藉此拉高疫苗覆蓋率。尤其,肆虐歐洲的Omicron變異株已傳至亞洲,台灣能否從容接招,政府必須未雨綢繆。自我武裝完備之後,才能逐漸開放邊境。
港滬疫情慘!足為台灣防疫殷鑑
陳時中主掌指揮中心以來,防疫政策不脫政治思維。起初不透過上海復星買BNT疫苗,經過「鴻海/台積電模式」才能夠通關,後來政府又悄悄自購BNT;然後,一路綠燈為高端疫苗開道,打高端成「死忠台灣隊」,致使高端股價異常飆漲;台灣篩查量能嚴重落後全球,核酸檢測(PCR)價格居高不下,其背後原因也是陳時中有意討好醫學中心,難掩諸多「政治重於防疫」的作為。
台灣應以香港和上海為鑑,不應以防疫模範生而志得意滿。香港先前採取「動態清零」政策,防疫成果讓香港過於自滿自大,以致新疫情爆發後,港府措手不及,死亡人數逾7000人,陷入醫療體系不堪負荷、醫護人員筋疲力竭的慘狀。上海則是被迫突襲封城,以黃浦江為界,採「先浦東、後浦西」順序實施封控,浦東和浦西成「一滬兩制」的鴛鴦鍋。對照港、滬的防疫失誤經驗,台灣會不會成為疫情的新熱點?
還是台灣會成為下一個韓國?韓國疫情之所以失控,在於韓國官方認為不值得再為這個傳播力強、症狀比感冒稍高的病毒,付出這麼多的社會和經濟成本,又遇上總統大選前,想要討好選民,反而在疫情最烈之際,突然解開了所有防疫限制,當然包括邊境解封,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防疫或選戰?阿中面臨抉擇關鍵
台灣官方抗疫策略,一直存在兩條路線的爭議,其中一方是前副總統陳建仁的「與病毒共存派」,另一方則是陳時中的「動態清零派」。兩派之間相互角力,政策徘徊於緊縮與開放之間。當下陳時中主掌的指揮中心,抗疫工作已顯露太多的「防疫疲勞」,阿中秀場淪為「五漢廢言」,除了呼籲和勸導戴口罩、勤洗手,沒有太多的戰略目標和具體策略。
疫情緊張,陳時中面臨抗疫與選戰的抉擇。與其「吃碗內看碗外」,等候時機參與選舉,不如儘快由陳建仁接手,陳時中則專心投入台北市長選戰。不然,陳時中可能重蹈經濟部長王美花的覆轍,在這個節骨眼上,若是疫情猛爆,必定難以收拾,他便前功盡棄。303大停電阻斷了王美花通向彰化縣長之路。一旦疫情炸開,可就成了陳時中邁向台北市長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