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鍾觀點:繁體?簡體?建議兩岸領導人先從「文字統一」談起

2022-04-06 06:20

? 人氣

北京街頭的商店櫥窗,上頭有綴滿了漢字的一棵「樹」。(美聯社)

北京街頭的商店櫥窗,上頭有綴滿了漢字的一棵「樹」。(美聯社)


 古時兩軍對陣,敵前不忘遣使談判,能不戰則不戰;今天俄烏交戰,兩國邊打邊談,只是兩次談判之間,有無數軍民死傷。台海兵兇戰危,不要等到開火了,才開始談判。我不認為大陸堅持「蔡英文認同92共識,兩岸政府才做接觸」是正確的決定。

近六年的隔絕,蔡英文從未口說台獨,兩岸卻漸行漸遠。兩岸談判,對和平有百利而無一害,建議在中共20大以後,兩岸領導人先從「兩岸文字統一」談起,此不涉政治,先不提92共識。

習慣使用中國傳統文字的台灣人,對大陸的簡體字非常排斥。兩岸文字的差異,不利兩岸的交流與融合,是和平的障礙,我因此提出兩岸共同優化中國文字的主張,就教於兩岸領導人和知識份子,甚盼有利於兩岸和平。茲分述於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 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毛澤東卻讓兩岸文字分裂

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大秦宣太后芈月,就已深知,大秦要一統天下,必需先統一文字。當時,秦與六國,文字各有不同,各國往來文書,商賈協議,民間書信交流,皆諸多不便。

之後,秦王贏政命李斯集飽學之士,優化大秦文字,而發明「小篆」。因其文字優於六國,而逐漸流傳。公元前221年,贏政統一六國,是為「始皇帝」,中國從此「書同文」,此對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影響至鉅 。

歷史上,即便是滿、蒙等民族入主中原,皆不敢廢漢文字,因漢字優越,且流傳甚廣,日、韓等國,自古已大量使用。

豈料,在兩千年後的今天,海峽兩岸分治,竟已不能「書同文」,其原因是毛澤東在大陸進行「漢字簡化」,而台灣始終堅持使用傳統文字,文字的差異,造成兩岸人民文化認同與交流之困擾。遺憾的是,大陸的漢字簡化,其過程與結果皆不夠嚴謹,說明如下。

2. 中國「漢字簡化」,失之輕率,不乏簡而粗俗者,也消失了很多優美的文字

大陸漢字簡化後,網路流傳,親(亲)不見,愛(爱)無心,產(产)不生,廠(厂)空空,麵(面)無麥,運(运)無車,導(导)無道,兒(儿)無首,飛(飞)單翼,有雲(云)無雨,開(开)關(关)無門,鄉(乡)里無郎,採(采)茶無手,曝(暴)晒無日,旅遊(游)無足…

此外,據我的觀察,傳統文字被消失的也不少,舉例如下,蕭(肖)姓後(后)人,很不傑(杰)出,心裏(里)空虛,鬍鬚(胡須)滿面,輕鬆(松)度日,曝(暴)光之後,還找藉(借)口…在台灣,這些都是不認真的學生,才會誤用的錯别字,用字粗俗,但在大陸都視為正字。

詞人李後(后)主,到底是王還是后?其語意不明,「後」不應被消失。我曾在中國古裝電視劇裏看到簡字「关公廟」,關雲長,漢字簡化後,竟成了「关云长」,關公被改名換姓,一定不識自己,不敢進廟。

其實,不僅古人無奈,今人亦然,很多傅姓子弟,被改姓「付」,蕭姓後人,被改姓「肖」,也不知是否進得了祖宗祠堂?

簡而逆其原意,無法會意的字也不少,例如,相敬如賓(宾),不見貝(小禮物),卻見兵。聖(圣)人,「聖」之會意,上為口耳相傳,下為王道,本是好字,簡字竟成「無心之怪」。勝(胜)利,看起來像無天無日的血「腥」。這些簡字,不僅粗俗,且悖離本意。

古來簡字或俗字,大都只用於民間書寫便利,無法形諸於正式的文書,大陸的「漢字簡化」,竟廢棄了許多傳統優美的文字。

簡字有時難以表達深沈的意境,例如,秦時明月漢時關(关),漫漫長夜,明月照著淒冷的古邊關,有門的邊「關」和無門的「关」,意境全然不同。古詩詞字字斟酌,不宜用簡字。秦李斯的「諫逐客書」、三國蜀諸葛亮的「出師表」這些文章流傳千古,不宜用簡字。「滕王閣序」也不宜用簡字。甚至連余光中的詩,方文山的詞,在大陸流傳,用簡字,往往意境也少一半。中國文學的豐美,因簡字而貧瘠。

3. 垃圾,台灣念「勒色」,大陸念「拉雞」,兩岸有些文字讀音已不同

至於文字讀音,少數也有差異,此令人不解。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隨兩蔣父子到台灣的有胡適之、傅斯年、錢穆、梁實秋、林語堂、于右任、王雲五等數千文化人,都是一時俊彥,台灣文字的讀音應很正統。

可是,1987年,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兩岸交流之後,發現有些文字,兩岸讀音不同,例如,垃圾,台灣念「勒色」,大陸念「拉雞」,大陸是否有邊念邊?口吃(台念破音及,大陸念吃原音),在台灣没念破音會被老師糾正,或被同學嘲笑。曝(台音瀑)光,大陸念暴(音抱)光,字和音皆改了。松柏(台音伯,大陸念百)。迫(台音破,大陸念派三声)擊炮,字典裏找不出這個讀音。主角(台音脚,大陸音覺),我懷疑,有些發音,大陸是否把方言當正音了?

劉兆玄擔任文總會長任內舉辦的「兩岸漢字藝術節」頗有口碑。(圖為2011第二屆/新華網)
劉兆玄擔任文總會長任內舉辦的「兩岸漢字藝術節」頗有口碑。(圖為2011第二屆/新華網)

我之所以如此懷疑,是因台灣人說的「國語」,是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從頭學起,從此絃歌不輟,沒有任何中斷。而大陸曾歷經十年「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學校不敢開課,青年勞改下放,對教育的荒蕪,至少是一個世代。文革之後,熟悉傳統文化的大陸學者,又已逐漸凋零,大陸曾出現長期的文化空窗,可能因此造成讀音不同。但無論如何,這些兩岸讀音差異,在未來都值得探討,讓兩岸讀音正音。

4. 中國「漢字簡化」,傷及鄰國,日、韓使用漢字千年,卻無辜受累

漢字簡化, 也傷及無辜,讓迄今仍大量使用漢字的日本、韓國一頭霧水,不明白他們使用千年的「漢字」,為何一夕變天,在其母國失寵?日本在公元五世紀引入漢字,之後發明「假名」,二者混用,迄今仍用2136個漢字。

韓國在公元三世纪,引入漢字。十五世紀,世宗大王創立朝鮮文字,與漢字並用。元代至清,韓國是中國屬國,漢字為官方文字,1948年,韓國曾禁漢字,後又恢復,迄今仍用1800個漢字。

如果韓國再去聯合國為「韓國漢字」申遺,中國可能會百口莫辯,中國對自己的傳統文字都不知珍惜,如何去辯?

5. 台灣人民認為大陸簡體字是「文革」毁滅傳統文化的遺毒,打從心底排斥

大陸的「漢字簡化」,始於1956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發佈了「漢字簡化字方案」,人民日報開始使用簡體字。1964年和1986年,又兩次發佈了「簡化字總表」。2013年,再做了一些修正,之後,大陸簡字一直沿用迄今。

中國「漢字簡化」後,曾有很多反對的聲音。1957年,中國展開「反右鬥爭」,很多知識份子因反對毛澤東的「漢字簡化」及其所倡議的「漢字拼音化方案」而受迫害,從此噤聲。1966年至1976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知識份子更惶惶不可終日,文革時,被無法無天的紅衛兵鬥爭、公審、遊街、凌辱至死者難以計數,文化人自保猶恐不及,更無人敢對「漢字簡化」置一詞。

而在台灣,兩蔣父子和知識份子認為,大陸執政者無權簒改傳統文字,毛澤東發動的「漢字簡化」和「文化大革命」,都是毁滅中國傳統文化的行為,因此堅決反對。文革時期,兩蔣在台灣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加强學校中國歷史、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大陸的文革暴政,隔海抗衡。

遺憾的是,1976年,毛澤東去逝,鄧小平、葉劍英等人在驚濤駭浪中,粉粹了四人幫,終止了文革,帶領中國走向改革開放之路,卻没有終止大陸的漢字簡化。我認為,可能是窮於應付保守勢力對改革開放政策的反撲,先保經濟,而捨文化,避免腹背受敵。

6. 中國已是經濟大國,對待文化,不能粗暴,應尊重古人的「著作權」

但是,文字是文化組成的重要部份,大陸的漢字簡化,其實對中國傳統文化傷害至深,此絕非小事。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待文化不該如此粗暴,用一句現代的語言,不能因古人無法為自己維權,而擅改其作品文字,侵犯其「著作權」。

加以現在書寫日少,鍵盤輸入已不影響使用效率,中國應重新審視漢字簡化之不合時宜,應儘速調整。

7. 兩岸應共同進行中國文字的優化,應繁(漢)簡並存,去蕪存菁

中國傳統文字,經千年淬煉,留其精華,不僅有書法之美,更有其深沈意境,不可輕易捨棄。大陸漢字簡化,取書寫之便,但失之粗俗,更有很多傳統優美的文字被消失,台灣人民難以接受。

兩岸文字的差異,造成文化認同的疏離,非常不利於兩岸的交流與融合。

兩岸應共同進行中國文字之優化,應繁(漢)簡並存,繁而冷澀者棄之,簡而粗俗者去之,讓中國文字去蕪存菁;大陸政府文書,可逐年增加傳統漢字比重;應尊重古人著作權,古文應存其原字,不可擅改,新作則隨作者所好,讓人民有選擇繁簡文字的自由。

先求兩岸「書同文」,再求世界中文之統一。此知識份子所至盼!

*作者為西陵電子創辦人,曾任台灣電電公會、工商建研會、青創會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