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多前台經院曾有份報告分析我國與競爭對手國出口的差異,結果是台灣與中國的出口產品差異性極低,大部份低於1%,不少甚至是「完全沒差異」。因此不僅在中國的國內市場容易被替代,在國際市場上也被搶奪市場。而差異低到如此容易被替代,原因很簡單:技術未能持續保持領先、缺乏創新,即使目前仍有領先優勢的電子產業,兩岸的差距亦越來越少了。
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中,算是確立進一步發展自主技術、提升工業產品自製率、扶植本土產業,而且,這不是紙上計劃而已,北京確實投注許多資源在規劃中的產業;而北京在政府採購清單上,把許多知名的跨國企業全部剔除,改以數千家本土企業品牌取代,固然是受到「稜鏡門」事件影響與啟發,但也同時兼顧其十二五計劃中的「扶植本土產業」的政策,未來此一趨勢只會深化不會逆轉。
看到中韓FTA的草簽內容,政府與企業可以為中國對韓國降稅優惠不如預期、對台灣短期影響不大,而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但如果深入想想這是北京要爭取時間、扶植本土廠商;而那些快速成長、有官方支持的中國廠商往往才是更可怕、更強力的競爭者─看看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敗退,不是被台灣的宏達電打敗,而是被小米、華為、酷派這些中國本土廠商打敗,就應該知道,我們該冒冷汗而不是「鬆了一口氣」。
貨貿儘快完成,可以讓台灣企業在中國市場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立足點,但卻不能取代企業的競爭力。台灣廠商,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