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病情的確認,則須透過與醫師的討論才是正確。由網路上所獲得的醫療資訊十分多元,有專業人員的發表、病人或家屬的經驗談、或只是轉傳的醫療知識,甚至有心人士的置入性行銷,非專業的病人有時很難判斷其真偽,所以確認訊息的來源就非常重要。即使是來源極為可靠,其資料是否切合自己的狀況仍是有問題。可行的是,若有衛教師或個案管理師就可先行討論,再與醫師確認;或醫師已說明病情而病人仍不甚明白,再詢問衛教師或個案管理師。這些過程常會被忽略,所以當與醫師討論醫療決策時,常常無法確認自己的病情,就推給醫師決定,而醫師有時怕發生不確定的意外事件及糾紛,只好又重複說明,把所有醫療選擇再說明一遍,在以病人為中心的前提下,最後仍是要病人自行決定,所以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是決定醫療決策的第一步。
醫療端:確認病家是否充分了解病情、並能隨時掌握實證證據,依此調整醫療及衛教資訊。
醫療專業人員在解釋病情時,常會使用艱深難懂的專有名詞而不自覺,所以不管是以海報、衛教短片或親自解釋,所使用的詞彙務必以病家可以理解為原則,並配合以淺顯易懂的圖卡來協助病人認知。如:「會影響腎功能的有30%」這個說法,常會被誤解是「腎功能會影響30%」,病人會想的是「反正還有70%」,而比較明確的說法是「有30%的可能會造成病人的腎功能傷害,甚至導致部分病人須要洗腎」;又如:實證資料顯示「XX的治療模式比其傳統治療的死亡率從6%減少至3%,而併發症從10%增加至12%」,若解釋成「XX的治療模式可以減少3%的死亡率,而併發症增加2%」或「XX的治療模式可以減少50%的死亡率,而併發症增加20%」(兩者的計算都沒有錯,死亡率「相對」是減少50%;而「絕對」減少是3%),但給病人的認知是完全不一樣的。
醫療人員要隨時掌握實證證據、適時更新對疾病的處置及目標,並依此調整醫療及衛教資訊。醫療的進展隨著實證證據的更新而有所進步,為提供病人適切的醫療,要隨時掌握實證證據並正確解讀證據是醫療人員的責任。如:近年來,對年紀大且有低血糖風險的糖尿病族群,血糖控制目標就與年紀輕的族群不一致,實證資料建議要放寬一些。又如:某些治療雖然在實證證據上有統計學上的差異,但在臨床治療上缺乏經濟效益,是否適合使用在經濟弱勢的病人身上(特別是自費項目),就須多加考量。
第二個要素是:「病人的喜好與價值觀」
有時要病人直接回答喜好與價值觀是件不容易的事,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或甚至是從沒想過個人的喜好,更不談價值觀,常常在和醫師會談時也不確定自己的偏好,這時候先想想自己的治療動機,或想想治療後想要過甚麼樣的生活,就會簡單容易些,畢竟這是比較生活化的問題。例如:當面臨腎臟衰竭時,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對病患而言,透析模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選擇是項難題,醫療人員也很難代為決定(根據實證研究指出,病人常接受親朋好友、過來人的意見,而非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但若順著「治療後想要過甚麼樣的生活」的思緒來考慮,如:繼續升學、保有原來的工作、維持出國旅遊的興趣,就較容易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