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海》是對父輩致敬 《天長地久》是對母輩的道別
「如果《大江大海》是對父輩的致敬,《天長地久》就是對母輩的目送與道別,《天長地久》是一本女性的書,當你用女性這詞時,代表他生命裡有很多男性,她的丈夫對她做了什麼、她的父親怎麼對待她,還有女性對他自己的身體怎麼看待。」
言行至此,龍應台再度強調,這本書寫了30年,早5年、10年都不會寫出來。
《天長地久》收錄大量史料照片 稱為「大河圖文」
對於書中所寫,龍應台也指出,「如果你認為這本書就是19篇給美君的信結集,那就錯了!」《天長地久》書中收錄大量的史料照片,龍應台將其稱為「大河圖文」,她說,這是她花了最多時間的部分。
「我們以前有古詩十九首,如果說美君十九篇是小提琴,我的大河圖文就是大提琴,這本書是一部提琴協奏曲。」
談到大河圖文的意境,龍應台解釋,從她在潮州的住所望外看,可以看到電線杆,桿上有小鳥,背景就是青灰色的大武山,這些大河圖文是想告訴20歲的讀者,「當你看上一代、看美君時,你要知道他們不只是電線杆上的小鳥,他是來自後面的大武山、大森林的。」
龍應台說明,若讀者細心,會發現這些圖文是從1919年開始的,1919年是怎樣的時代?很多人會從五四運動談起,「但我沒有,我從凡爾賽(合約)開始,電線上的小鳥背後是大武山,但大武山後還有太平洋,太平洋上還有很大很大的世界。」
龍應台也提到,《目送》出版時她並沒有接受訪問,這次為何會想受訪?龍應台說,《目送》當時的心境是沒有說話的力氣,但今天因為有前面4個功課,覺得自己有點責任告訴中年與年輕的讀者一點事情,「我們在整個人文環境裡,對生命的課實在上得太少了,生命每一個階段都在往前奏,在大流動之間,每一代對於生老病死有怎麼樣的態度、怎麼樣去談,這些幾乎都不會去碰觸的。」
龍應台認為,自己是一個太晚學習的人,「我必須說一點話,讓跟我自己同輩的人,let’s talk about it,而對20幾歲的人,是『你現在開始還不遲』,或是『你再不開始就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