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治家》指出,特斯拉的盈利其實來自投資大眾的加持,而疫情期間大批資金無處可去,除了造就大批散戶利用羅賓漢(Robinhood)交易程式投資股市的「榮景」,也讓特斯拉拿到驚人資金。不過《新政治家》也說馬斯克確實很會賣東西,他的推銷雄心可說遠超過任何一位執行長。不過《新政治家》並不認為馬斯克有多認真在賣電動車,因為他為特斯拉設定的目標可是「完成全球對潔淨能源的過渡」,給SpaceX的目標則是「在下一次大滅絕之前,使人類能夠移居到其他行星」—電動車對他來說,只能說是順帶賣一賣。
擁有這種「救世主般的自信」,《新政治家》問了一個問題:馬斯克是真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亦或者只是注意力經濟的獲利策略?《新政治家》認為,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chiller)的《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一書很好的解釋了「串聯效應」(attention cascades)的角色,或者說,一個「普通人因為相信人類能拯救自身,進而成為豪富」的故事,創造了席勒所謂「自然形成的龐氏騙局」,也讓特斯拉的股價蒸蒸日上。
對於馬斯克所謂「我不在乎獲利」一說,嚴詞批判特斯拉及其老闆的《新政治家》自然不可能買單。在4月20日刊出的〈馬斯克為什麼那麼想要推特〉一文中,《新政治家》直指「馬斯克當然在乎錢」,而且推特正是他收入的主要來源。《新政治家》稱,特斯拉的市值(與馬斯克的個人財富)對於輿論異常敏感。而且大多數公司的主要股東都是資產管理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將個別投資人的錢拿來投資證券,超過80%標普500(S&P 500 index)的公司都是如此。
不過特斯拉只有42%的股份在資產管理公司手裡、馬斯克個人持股不到20%,其他絕大部分股票都在散戶手裡。根據納斯達克2021年的交易資料,特斯拉也確實是最受散戶喜愛的投資選擇。《新政治家》指出,散戶們沒有興趣長期持有股票、等待穩定回報,他們總是期待在市場波動中快速獲利,甚至是一種不穩定的熾熱希望—這正是馬斯克兜售的東西。這也導致兩種特斯拉獲利的模式:第一種是販賣特斯拉電動車,不過要是通算從2009年的淨利,特斯拉其實現在還在賠錢(損失3.5億美元)。畢竟特斯拉賺得多、在積極擴張全球市場時花的也多。
至於特斯拉的第二種獲利模式,也是賣特斯拉—但這裡賣的不是車,而是公司本身。《新政治家》指出,特斯拉以股票與債券的形式從資本市場籌措大量資金。根據投資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特斯拉的募資總額可能接近320億美元。《新政治家》強調,投資人對他們最看好能夠成長的公司提供資金本屬天經地義,而特斯拉也確實是一間快速成長的公司。不過當特斯拉把自己賣的比產品更好,想要搞清楚他們真正的業務項目是什麼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