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上,有長、短期通貨膨脹理論,基本上是用一條菲立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在數學模型化後,短期是斜線,長期是垂直線)來說明失業率與通膨之間存在的關係。威廉·菲立普斯先生是一位紐西蘭統計學家,最初是在1950年代應用計量方法得到一個實證的結果:失業率與通膨率之間有種取捨的關聯。隨後數十年間,經濟學家將其結果演化成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更進一步發展成各國貨幣政策的基礎。
具體來說,短期通膨理論說明當失業率降低時,某種程度就是代表景氣良好,工資自然就會成長,並直接會反映在物品製造或服務的成本上,進而推升物價上漲;反之亦然。也因此,失業率和短期的通膨率之間有著反向變化的關係。再者,根據已故的經濟學家米爾頓.傅利曼所創立的貨幣學派,認同以短期來看,這種關係是存在的現象,不過長期的通膨高低完全是由貨幣供給增長來決定,通膨只是反映出貨幣供給量的現象如此而已。
在近半個世紀多以來,不管是說明短期或長期通膨現象,理論所主張的關係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在貨幣政策建立與執行的重要依據,也是世界上一些採用通貨膨脹目標機制(inflation targeting)的中央銀行在建立總體經濟預測架構時,奉為如聖經般的最高指導原則。
失業率、薪資與通膨之間關係的失衡
自從10年前的金融危機發生後,以美國與日本的經濟數據為例,工資增長與失業率的關聯性基本上已經脫鉤,兩個國家並沒有因為失業率的降低,而看到薪資有顯著的成長。此現象在美國特別的顯著,該國的失業率從2009年的高峰約10%,大幅降至近年來的5%以下,但平均名目工資年增率持續低迷(平均低於2%)。日本經濟受到許多結構性問題的影響,因而長期的低迷,不過失業率也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呈現持續下滑的走勢,但薪資年增率這十年來,多數時候只維持在零上下徘徊的態勢,日本政府更動用非市場力量,直接與間接地影響日本本國企業調薪的幅度。
這些扭曲現象背後主要的因素可能因為勞工市場彈性增加,同時薪資的議價能力嚴重往資方傾斜,導致失業率與工資成長之間的關聯性大幅下降。這讓經濟學界所維持約半世紀的理論,陷入一個既尷尬又矛盾的局面:失業率的降低並沒有因此導致核心通膨率上升。另一個傳統解釋長期通膨的經濟理論也產生類似奇怪的現象,在近年更是困擾著越來越多的經濟學者與專家:長期通膨率和貨幣供給不再有一致性。
如果觀察從1990年到2008年,美國的基礎貨幣(M0)、貨幣供給數據(M2)與通膨率之間的關係(這裡要特別說明,就算M0有強勢的成長,如果沒有信貸快速上升,M2可能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快的增加速度),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兩者之間有著高度正向的關聯性,並且更有一致的走勢,不過這種在經濟學家眼裡是在普通不過的正常經濟現象,2008年後,也開始發生不一致的現象了。美國在次貸金融危機後,開始從事超量的貨幣供給(主要是量化寬鬆的非傳統貨幣政策),不過此舉並未讓物價產生大幅的增長,反而是在近10年以來,美國聯準會對於實際公佈的通膨率常常感到失望。日本更是早在2000年前,貨幣政策對通膨率的拉升已經沒有任何顯著的效應與影響,理論中所提出的關係也老早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