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趨勢論壇》2050年的台灣該如何邁向零碳新經濟?產官學共同提解方

2022-05-30 17:37

? 人氣

20220527-上緯新能源董事長林雍堯27日出席風傳媒「零碳新經濟」趨勢論壇。(顏麟宇攝)
上緯新能源董事長林雍堯27日出席風傳媒「零碳新經濟」趨勢論壇。(顏麟宇攝)

林雍堯解釋,目前廠商發展綠能的壓力,來自國際間主要品牌幾乎都參與RE100永續氣候協議,承諾在2050年前100%使用再生能源。這些品牌對供應商自然也會有同等要求;「無論是星巴克或是香奈兒、蘋果都是如此」。如果廠商沒有在製程中使用綠電的話,被踢出供應鏈只是早晚的事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林雍堯進一步指出,離岸風電絕不只是單純施工而已,還有機會衍生成一連串生態系。比如安裝風機要在海面下70公尺處打樁,連同海面上可見的90公尺高度,整隻風機重達數百噸,工程難度超乎想像;除了必備的電力、土木、機械人員,還要有電腦模擬團隊、地理團隊和負責政府溝通的公共行政人員,設計團隊還得與承包商、專業海事工程人員密切溝通。同時,整個開發過程也需要法律、金融、環評等專業服務人員參與,因此絕不只是單純的硬體架設,有機會成為完整的產業鏈。

黃育徵:從電動車熱潮,值得反思我們的國土規劃

循環臺灣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黃育徵,則從點線面的角度為淨零排碳給予深入建議。

黃育徵認為,時下電動車熱潮其實是單點性質的思考,如何藉由電動車熱潮建構各地適切的綠電網路,是建設供應鏈的重要課題,至於到面的層次,就是要討論如何透過政經合作,創造未來跨國際的宏觀商業機會。

20220527-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27日出席風傳媒「零碳新經濟」趨勢論壇。(顏麟宇攝)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27日出席風傳媒「零碳新經濟」趨勢論壇。(顏麟宇攝)

以電動車為例,電動車當然比燃油車更加環保但若拉高層次就會發現,一旦電動車大量生產,鋰、鎳、鈷礦等關鍵原料的用量,將比現在擴增數十倍;且這三種礦物主要產自政治不穩定的國家,一旦發生動盪,隨時有可能引發斷鏈風險。再拉大到面的層次,我們也可從交通、國土規劃角度看待,「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私人交通工具嗎?」這也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黃育徵指出,國發會已經提出2050年淨零碳排的路徑規劃,若要動員起來,淨零排放制度化可以有四種做法:第一,要設置專責的淨零排碳負責人與工作團隊,淨零排碳路徑圖必須不斷更新、每年升級。第二,產業界要建立新的就業機會,如此才可能擺脫代工業者以往低成本、低薪的宿命,建立一個更包容、更慷慨的社會。

第三,任何產業、企業或國家,都無法獨自完成淨零碳排。要實現這個願景,就必須加速合作與對話,從跨供應鏈、跨產業到跨國合作,思考如何創造更大效益。第四,他建議要設立淨零排碳的治理槓桿,公部門就要以循環採購帶動產業轉型;此外企業廢棄物也不再只有丟棄一個結局,也可能成為資源循環經濟帶來新價值。最後黃育徵強調,「地球不需要人類來救,人類要拯救的是自己。」

李明州:"Green is Money!"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岐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