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萊昂斯(Michelle Lyons)首次見證死刑是2000年。當日的日記,她這樣寫:「我覺得沒有甚麼問題,我是應該傷感的嗎?」
當時她22歲,是初出茅廬的記者,後來,她成為美國德州的刑事司法部發言人,職責是見證德州每一宗死刑,從2000年至2012年,她見證了近三百名男女,因為犯罪而被處決。
見證死亡是否一件容易的事情?她對BBC的本・迪爾斯(Ben Dirs)分享了個中的體會與反省。
麻木看待死刑
年少時,她認為在重大罪案當前,應該把同情心放在一旁,特別是一些死囚,生前曾經犯下兇殘無比的殺人罪行。
「見證行刑是我日常工作,以前我十分支持死刑,我認為對一些嚴重罪行來說,是合適的懲罰。當年我年輕、無畏無懼,以為凡事只有黑白兩面。」
「如果每次行刑時,都思考自己內心的情感,我能否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走進那個房間?」
回首細看,當年日記中流露出對死刑漠不關心的態度和想法,似乎是一種短期舒緩心理不安的應對機制。
「翻看這些行刑筆記,我可以感到有些事情,其實是困擾我的。但當時我把所有疑慮藏於心底,把自己迫到牆角,把自己麻木掉才能夠繼續走下去。」她說。
她的筆記描寫了一些死囚與行刑經過:一個謀殺母親和女兒的死囚,行刑時仍然帶著眼鏡;殺害多名丈夫,並把屍體埋在花園的女犯人,有很小的腳掌;有位殺害了妻子母親與祖母的死囚,竟然和米歇爾的祖父外表有點像……
這些當時觀察的細節,流露了她在意死刑這件事。
「見證別人靈魂離開肉體、生前最後的一刻,並不會變成一件平凡事,但德州實在處決得太多人,令大家好像覺得這事很正常,讓這件事不再具有戲劇性。」
她身在的美國德州,是全國處決人數最多的州分,自1976年起,處決了550人,比起排行第二的州份,多出400多人。而她所在的亨茨維爾市,則是自1924年起為德州執行死刑的地方。驟眼看,亨茨維爾與其他城市沒有大分別,這是一個整潔的社區,四處有教堂,市民也十分有禮友善,你不會想像到這兒是死囚的終點。
米歇爾其實也不像一個不斷見證死囚行刑的人,她本人健談幽默,但一聊到與死囚有關的事情,便會展示出脆弱的一面。
德州2000年執行了40次死刑,米歇爾當時擔任當地報章《亨茨維爾簡報》、專門報導監獄新聞的記者,也見證當中的38宗死刑。2001年起,她加入德州政府,工作同樣離不開見證死刑。
她形容處決的過程,就好像看著一個人入睡,這些死囚會在行刑牀上被注射藥物,安然離開,而她會聽到死囚的最後一口氣,然後看著屍體慢慢發紫──對憎恨死囚的受害者家屬來說,他們對行刑方式或感失望,以為死刑會好像以前般,被綁在電椅上被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