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來鴻》卡繆與法國殖民地的「哈金斯」

2018-05-14 06:20

? 人氣

作為殖民主義遺留的產物,作為當今法國穆斯林的一部分,哈金斯及其後代感覺到自己被法國背叛和遺棄,但他們又無法回歸母國阿爾及利亞。(資料照,作者提供)

作為殖民主義遺留的產物,作為當今法國穆斯林的一部分,哈金斯及其後代感覺到自己被法國背叛和遺棄,但他們又無法回歸母國阿爾及利亞。(資料照,作者提供)

只有擴展視野,我們才能瞭解那些被人遺忘的關於「哈金斯」的歷史,才能公正地認識當今法國穆斯林的狀況。

凡讀過卡繆的人,大都難忘他筆下的阿爾及利亞風情。正是北非的大海與陽光孕育了早年的卡繆,使他獲得豐富的創作源泉。但阿爾及利亞也是卡繆心中永遠的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身為法國殖民者的後代,卡繆同情並支持阿爾及利亞人民爭取平等自由的鬥爭,是反對歧視穆斯林的先驅之一。但這位捍衛正義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很不幸地,在阿國反法獨立戰爭時陷入兩難困境。     

圖一:《異鄉人》書影(作者提供)。
《異鄉人》書影(作者提供)。

卡繆車禍離世後不久,法國對阿國長達130年的殖民歷史也走到盡頭。卡繆的父輩曾從法國集體移民到北非殖民地,但在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前後出現了反向移民:幾十萬「哈金斯」(harkis)——協助法國殖民政權的本土阿爾及利亞人,在自己的祖國成了遭虐殺的物件,被迫在不受歡迎的情況下逃往宗主國法國。

蘇格拉底曾告誡我們:「道德的進步就是視野的進步。」人們對難民問題的無知與恐懼,往往是因為其社會歷史的見識不夠。只有擴展視野,我們才能瞭解那些被人遺忘的歷史,才能公正地認識當今法國穆斯林的狀況。那些被本國視為「叛徒」的阿國難民及其家庭,在逃亡法國後遭受了隔離、孤立和歧視等苦難。正如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所承認的:法國對哈金斯「忘恩負義」。

「沒有非洲就沒有21世紀法國」

密特朗總統還說過這麼一句話:「沒有非洲,就沒有21世紀的法國。」早在1950年,這位法國政治家就巡迴考察了非洲,認識到殖民地是法蘭西帝國存在的基礎。在對非洲的長期殖民統治中,法國收益頗豐。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許多阿爾及利亞穆斯林為法國的自由而戰,不少人犧牲了生命。

當時,法國殖民者把持著阿爾及利亞的政治和貿易,獲取了大量經濟資源——農產品和能源,但早期法國移民也有一些人生活貧困。例如,卡繆的家庭就是被稱為「黑腳」(Pieds-Noirs)的下層移民。卡繆曾說,他從來沒有從艱辛困厄的童年中「恢復過來」。不到一歲就失去了父親,卡繆與哥哥成為戰爭孤兒,與母親一起生活在阿爾及爾貧民區,飽嘗了困苦。

然而,即使是卡繆家庭一類貧苦的法裔移民,也屬於宗主國的成員,他們在殖民地仍然享有一些特權。例如,卡繆的母親獲得終身撫恤金,孩子獲助學金以及免費醫療的權利。這些優待,使卡繆能夠半工半讀至大學畢業。

當年輕的卡繆成為《阿爾及爾共和報》的記者,到卡比利山區去調研,他才真正認識到當地土著穆斯林極端貧困的狀況。在《苦難的卡比利》的報告中,卡繆揭露了殖民當局種族歧視的罪惡。呼籲當局改善當地阿拉伯人的生存條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