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嬡出生時體重只有1公斤,還患有肺炎、缺氧等多重併發症,但在梅道診所的努力下,她活下來了。亭嬡的父親想到去年面臨的難關不禁潸然淚下,他說:「如果沒有梅道診所,我的孩子不會有機會存活下來。」
在泰緬邊境救治緬甸難民、移工的梅道診所(Mae Tao Clinic),這幾年一直為經費問題所苦,中華民國政府多年來持續進行的人道援助,正是診所最重要的支持來源。2017年捐助梅道診所的10萬美元,幫助診所更新婦產科照護設備與病房,亭嬡因為台灣這份愛,有了活命的機會。
父母都是從緬甸來泰國討生活的移工,梅道診所是小女嬰唯一的希望
亭嬡的父親說:「如果沒有在泰緬邊境上的梅道診所,我的孩子不會有機會存活下來。我們也沒辦法去泰國的公立醫院求診,因為我不會講泰語,還有我們沒有醫療保險也沒有合法的身分。而且,我的收入只夠日常生活,根本負擔不起這樣的醫療費用,存錢更是奢望。我的雇主也更不可能願意借我們錢來看病的」。
亭嬡的父母都是從緬甸來泰國討生活的移工,雖然住處附近有泰國醫師開設的診所,但因為語言障礙與收入限制,幾乎只要有任何病症,都會搭約一個半小時車來梅道診所求診,亭嬡媽媽的產前檢查照護也都是在梅道診所進行。
然而就在懷孕即將滿7個月時,亭嬡媽媽發生嚴重腹痛,由丈夫陪同緊急送往梅道診所。亭嬡因為胎盤膜破裂而早產,同時伴隨著肺炎、缺氧、體重過輕等複合症狀。梅道診所將亭嬡轉至病房進行後續治療與照顧,經過一個半月的細心照料,亭嬡的體重已經增加至1.8公斤,併發症也趨緩下來。
為泰緬邊境弱勢與流離失所的人們,提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
醫療服務的差距,不只是空間距離,還包括病患與家屬的經濟能力、語言障礙等問題。泰緬邊境婦女與兒童的健康照顧,因此面臨極大的挑戰。由辛西雅醫師(Dr. Cynthia Maung) 在1988年創立的梅道診所,就是致力為泰緬邊境及緬甸東部弱勢與流離失所的人們,提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
梅道診所發展至今,已具備醫學中心的規模,有內、外、婦、兒科病房與門診,也接受其他緬甸醫療團體工作者前來學習醫療技術。泰緬邊境醫療照護之提升,除泰國政府醫療部門提供外,梅道診所提供的醫療照護服務,在泰緬邊境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深獲泰國公立醫院與公衛部門肯定,雙方在醫療照護上有積極、密集的合作。
梅道診所表示,5歲以下孩童與孕婦醫療照顧佔診所服務總量55%。不論生產或小產,孕婦與嬰兒都是在鬼門關上走一遭,因此如何提供更完備的婦產科緊急照護事關重大,婦產科照護設備與病房的更新也一直是診所提升服務的重點項目。
來自台灣的及時雨,2017年捐助10萬美元
我外交部與駐泰國台北經濟與文化辦事處(TECO)在推動新南向政策時,不忘國際人道援助工作,2017年捐助梅道診所10萬美元,協助更新婦產科照護設備與病房。此外,台灣還捐助興建儲藏庫房、聯外道路,以及太陽能發電板屋頂停車場等基礎建設。
我外交部對於泰緬邊境之人道援助工作始於2012年,除了捐助梅道診所,也與邊境聯合會(The Border Consortium)共同捐助難民營幼兒園之營養午餐。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參與泰緬邊境人道援助工作的國家,日本、新加坡、香港與南韓近幾年才陸續加入。中華民國的長期投入與協助,對於促進泰緬邊境醫療服務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