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將上海視為追逐夢想的神奇之地的中國人來說,這座城市因新冠疫情進行的長達兩個月的封控為他們敲響了警鐘。
不僅僅是居家隔離和被強制集中隔離的風險。很多人都說,被迫切換到生存模式帶來了嚴重的不安全感。現在,一些人正在重新調整人生計劃。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27歲的Sandra Shen是一名在自己家教課的鋼琴老師,她丈夫也來自上海。今年早些時候她和丈夫討論要不要趕快生個孩子。她當時在猶豫。現在她決定了:堅決不生。
促使她做出這個決定的不是某一件事,而且多種因素的共同結果。首先是有關部門決定對上海全域實施封控管理,而且是在官員已經暗示沒有必要採取這樣的措施之後。然後是網購日用品的艱辛,以及防疫人員強行進入被帶去集中隔離的居民的家中。對於養了兩條狗的Shen而言,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一段影片,這段影片中一隻柯基犬在主人被帶走隔離後被社區工作人員打死。
她說,她這一代人被欺負就夠了。她的新計劃是旅遊和提前退休,可能最早在40歲就退休。
上海式封控正在國內多地輪番上演,令許多上升空間有限的中國年輕人愈發焦慮。不少中產公民原本認為,只要辛勤工作、循規蹈矩,就可以有大好前程,現在卻開始覺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也許並不包括他們。
新冠疫情期間,世界各地民眾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比如搬離大城市或辭去壓力過大的工作。在中國,人們的相關反應已因政府即使是面對小規模疫情也採取「動態清零」策略而受影響。「動態清零」意味著輪番封控、大規模檢測和集中隔離。這讓一些人忽然意識到,政府一聲令下,自己的生活便有可能輕易被擾動,成家、買房或創業的熱望由此消散。
之前就有一句反映年輕人幻滅感的口頭禪——躺平,意即拒絕長時間加班加時工作、拒斥到了一定年齡就該結婚生子的傳統觀念。現在,一個表達更深層次失落的新詞正流行開來——擺爛。
透過一段現已被過濾的影片,可以管窺嚴格抗疫措施在較年輕的中國人當中引發的悲觀情緒和挫敗感。該影片顯示了上海一名年輕人與試圖把他送往隔離點的防疫人員的對話。防疫人員警告說,如果他不執行命令,進行處罰了以後要影響他的三代。對此,這名男子淡然回覆:「這是我們最後一代。」
上海一位36歲的劇場經理多年來一直單身,她說她現在完全放棄了任何關於結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