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出訪太平洋島國》中國推動簽署「安全計畫」未遂 薩摩亞:沒給時間討論

2022-05-31 12:00

? 人氣

2022年5月30日,中國外長在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議後舉行記者會(AP)

2022年5月30日,中國外長在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議後舉行記者會(AP)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太平洋島國訪問行程已走了一半,30日在斐濟舉行的第2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議」是重頭戲,因為中國想與10個太平洋島國簽署「安全計畫」,結果並未成功,不過澳洲廣播公司5月31日引述消息指出,中國將加大力道,遊說太平洋島國簽訂該計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消息稱,在外長會議開始前,斐濟就有向中國提到,部分島國對此計畫的態度保留,無法全體簽署。中國在外長會議後表示,與太平洋島國達成5點「共識」,而紐西蘭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資深講師波爾斯(Anna Powles)直言,中國「顯然就是沒有實踐(簽署計畫)」。

先前媒體披露,中國把要簽署的計畫寫進聯合公報,但沒有簽成計畫,也就沒發布聯合公報,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0日說:「這是一個持續討論的過程,並非每次會議都要發表共同文件(聯合公報)。這次外長會議上又就此達成新的共識,向最終達成協議邁出了重要一步。」

澳洲想打造「強健的太平洋大家庭」

「結果顯示,部分島國明顯抗拒此計畫,主要是對此計畫主旨和中國尋求簽訂的模式有所顧慮」,波爾斯告訴ABC,「在當前局勢下要達成共識簽署計畫,就會面臨挑戰,像是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及紐埃都表明關切」。澳洲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則說,澳洲想透過安全及防衛合作,為太平洋地區注入「新力量」。

黃英賢向ABC表示:「這取決於區域國家為其人民做選擇,而太平洋地區的安全是太平洋大家庭的責任,澳洲是這個大家庭的成員之一...... 我們想協助打造強健的太平洋大家庭。」北京當局則強調,會與太平洋島國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不是『新來者』,而是與島國相知相交多年的『老朋友』」。

中國30日晚間再發布立場文件,列出15點中國所提的願景,其中提到「讚賞太平洋島國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而在合作項目中,設立急難物資倉庫、培訓太平洋島國年輕外交人員、2022至2025年間提供25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以及向太平洋島國派遣醫療團等,先前都已被媒體揭露。

紅點為中國想簽署安全計畫的太平洋島國,藍點為被排除的台灣邦交國及美國屬地(AP)
紅點為中國想簽署安全計畫的太平洋島國,藍點為被排除的台灣邦交國及美國屬地(AP)

太平洋島國應關切台灣議題

媒體之前指出,中國擬定的「中國-太平洋國家共同發展願景」(China-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Common Development Vision)計畫,內容涵蓋警務及執法人員合作、提供法醫實驗室、進行數據網絡、網路安全、智慧海關系統等合作,並成立自由貿易區,在中國之後公布的立場文件中均未提到。

另外,密克羅尼西亞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曾致函其他太平洋島國領袖,表明反對立場。他直言,該計畫是為了更大目的的煙霧彈,更稱中國掌控這些島國的通訊基礎設施、海域、資源及安全空間,不僅是影響國家主權,還增加決定進犯台灣時,與澳洲、日本、美國及紐西蘭發生衝突的機會。

帕努埃洛指出,該計畫明文太平洋島國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且支持國際關係中的不干涉原則,「因為中國認為實質獨立的台灣是其一部分,所以入侵台灣與我們無關」。他強調,這樣的看法錯誤,因為在印太地區發生的任何戰爭,都會受到太平洋島國關切,且與台灣開戰,等同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戰爭。

薩摩亞:中國未給時間討論

中國《環球時報》30日引述中國山東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于鐳說法稱,少數太平洋島國政治人物因壓力和個人利益,甘願被美國指使,損害其國家和人民利益,而帕努埃洛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薩摩亞總理兼外長馬塔法(Fiamē Naomi Mata’afa)30日稱,中國未給予足夠時間討論計畫。

馬塔法表示,薩摩亞的立場是持觀望態度,強調牽涉太平洋區域的議題,都應交付太平洋島國論壇(PIF)討論,才能讓國際聽見太平洋島國的共同聲音。她也說,中國和索羅門群島簽訂的安全協定也應交至PIF討論,並稱大國玩弄地緣政治,第一時間未諮詢太平洋島國,現在卻要島國出來背書。

波爾斯提到,若交至PIF討論,中國提出的「安全計畫」勢必會面臨「挑戰」,因為台灣4個太平洋友邦是PIF成員,「此舉可能是想讓此計畫完全脫軌」。此外,台灣友邦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呼籲,應記取二戰教訓,警告與中國簽訂計畫可能會帶來傷害性的後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