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子公司工業富聯 (FII)本周就要在中國掛牌了,而在此之前,鴻海才宣布減資2成,是這家台股龍頭企業首次辦理減資,引發市場廣泛矚目,至於是否再掀起台股一股「減資潮」倒值得觀察。但無論如何,鴻海的減資是「股東喜,台股憂」,政府該想想其中的含義與影響。
工業富聯在今年3月初,才因以36天的「光速」得到核准上市,而震驚兩岸;5月下旬辦理申購抽籤,網路申購倍數超過711倍,每股人民幣13.77元的發行價格,本益比17倍。雖然低於外界預期,但市場以平均30倍的本益比計,預料掛牌後可享有相當不錯的蜜月期。
而在5月11日,鴻海才宣布減資計劃,高達1,732億元的股東,將辦理現金減資20%,退還股東們的股款高達346億元。今年以來台股減資的企業已不僅鴻海而已,總計今年已有34家公司辦理現金減資,相較去年全年的38件高峰,今年減資件數可能超越去年再創高峰。而今年累計退還金額已衝上615億元,算是近10年最高數量。
站在股東的立場,公司辦理現金減資要退還股款,短期而言當然是有現金入袋,中長期而言,公司股東縮小、每股獲利提升、股價更能得到支撐,當然是好事一件。大部份公司在宣布要辦理現金減資、退還股東股款後,股價總能得到一波上漲支撐,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現金減資讓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淨值或盈餘都能馬上提高。
但對股東個體而言,可以高興、值得肯定的事,放在總體面來看,卻未必是那麼值得高興、肯定的事─甚至應該是值得擔心的事。
早年經濟成長高、產業快速擴張、投資持續增加的時代,企業不僅沒有把滿手現金還給股東的道理,還要死命的增資跟股東伸手要錢,因為太多投資的機會與可能了;甚至發放公司股利都以「股票股利」而非現金股利為主─這就是當年股市流行的「印股票換鈔票」。
當時,如果聽到任何公司要搞「減資」,大概就知道不是好事,因為那些減資多半是公司嚴重虧損,不得不辦理減資,這種減資就是讓原股東認賠、原來的持股縮水─當然一毛錢都拿不到。當年金融風暴、雙卡風暴讓金融企業虧損累累,不少企業就搞過減資;幾年前的高鐵陷財務危機,也是一口氣減資6成,由原股東吃下虧損後再增資,藉此換來公司財務的重生。
企業辦現金減資的考量,大體上就是本業難再有爆炸性成長,過大的資本額反而拖累財務表現,同時公司滿手現金卻又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因此決定減資退還股款。因此雖然對股東算是好事,但卻也是對整體投資環境的「投票」─台灣已無好的投資機會、也不容易獲利,所以把錢還給股東請他們「自尋生路」;基本上就是企業不會再有大型投資了。因此從總體面與國家角度看,企業紛紛辦現金減資,是負面消息,是該擔心憂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