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即將邁入第五個月。戰爭初期,俄軍未能推翻哲連斯基政府或攻占首都基輔,俄軍隨後調整目標,現在正試圖全面控制烏克蘭東部地區。西方深知俄羅斯併吞烏克蘭領土後將帶來巨大地緣政治風險,美國與盟邦正準備應對長期衝突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同時增加對基輔的軍事援助以阻止俄羅斯獲勝。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19日接受德國《畫報》(Bild)採訪時警告,俄烏戰爭可能將持續多年,但西方盟國不應限制對基輔軍隊的支持。他說:「我們必須做好準備,迎接戰爭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的事實。我們絕不能放棄力挺烏克蘭,即使軍事支持、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的代價高昂。」
挺烏?棄烏?歐美的嚴峻選擇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現任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主席、前美國駐北約大使達爾德(Ivo Daalder)表示,戰場僵局讓美國面臨著嚴峻選擇:繼續幫助烏克蘭維持血腥的現狀,並讓全球經濟面臨毀滅性的後果;或者停止支持烏克蘭,讓莫斯科佔上風。他解釋:「後者意味著直接將烏克蘭餵給狼群,沒有人準備這麼做。」
談判達成共識的前景似乎遙遙無期,普京也似乎並沒有被西方的反對架勢嚇倒。有分析認為,普京可能會在佔領整個頓巴斯地區之後提出停火協議,以鞏固對烏克蘭部分領土的控制。許多專家也認為,這場戰爭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強度較低的衝突,或者像南北韓那樣,雙方在停戰協議中停止交火,但一直不曾正式結束戰爭,國土之間形成高度軍事化的邊界,偶爾還會爆發零星衝突。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我認為就普京或哲連斯基目前的戰鬥水準來說,他們都無法持續這樣戰鬥多年,」曾任北約(NATO)最高指揮官的美國海軍退役四星上將史塔夫瑞迪斯(James Stavridis)分析道,戰爭肯定是能再打幾個月,但不太可能打上好幾年。
西方國家傾全力支援,烏克蘭誓言收復所有失土
歐美各國正展現其確保烏克蘭能在頓巴斯激烈戰鬥中倖存的決心。上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向烏克蘭追加10億美元(新台幣300億元)軍援。在布魯塞爾(Brussels)的歐盟與北約總部,超過45個國家的國防部長召開「烏克蘭防禦聯絡組」(Ukraine Defense Contact Group)會議,討論向烏軍提供武器事宜,德國和斯洛伐克等國公布了包括直升機和多管火箭系統在內的先進武器出貨量。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在烏克蘭防禦聯絡組會議上表示,目前是俄烏「戰場的關鍵時刻」,西方盟國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仍需要致力採取更多行動,幫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以向莫斯科證明「強權不等於公理」。
We shall not forget the thousands of men, women and children who are being killed every day in Putin’s war of aggression.
— Boris Johnson (@BorisJohnson) June 18, 2022
The UK will work tirelessly with our allies to bring enduring peace to the people of Ukraine. pic.twitter.com/xUDVAO0LO7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17日訪問基輔,提議要為烏軍提供訓練,他也警告說,戰爭遲遲不見盡頭,世界可能會出現「烏克蘭疲乏」。英國防部評估表示,在頓巴斯進行激烈戰鬥的交戰雙方士氣可能發生變化,烏軍最近幾週可能出現「逃兵」,「俄軍士氣很可能更不穩定,俄國作戰單位一直發生違抗命令、軍官和部隊之間武裝對峙等案件。」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已建議給予烏克蘭「歐盟候選國」地位,歐盟各國領導人預定23日與24日在布魯塞爾討論這項提案,經全體同意就能確定烏克蘭的候選國身分。普京上周猛烈抨擊西方,雖然表示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想法,但仍堅稱俄羅斯是被迫展開「特別軍事行動」;而且如果俄羅斯的主權受到威脅,將可能使用核武器。
然而,西方國家決定向烏克蘭提供諸如反艦飛彈、遠程火砲等能夠摧毀重要軍事設施的先進武器,反映它們願意承受與俄羅斯衝突升級的風險。西方盟國的支持似乎鼓舞了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他本週發誓要收復所有被俄羅斯侵占的烏克蘭土地,包含2月24日入侵之前就被莫斯科吞併的克里米亞與頓巴斯部分地區。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俄羅斯專家查拉普(Samuel Charap)說:「我擔心的是,俄羅斯、烏克蘭和其盟友正在追求互不相容的目標。這導致俄羅斯人越來越加強他們的攻勢,我們則被迫在戰場投注越來越多的資源。」
白宮深知挺烏風險仍這麼做,高層解釋箇中原因
烏克蘭軍隊誓死保衛頓巴斯重鎮北頓內次克(Severodonetsk)最後的據點,但五角大廈預計它將很快淪陷。《華郵》引述分析人士說法直言,俄羅斯在頓巴斯戰役發揮其軍事實力,烏克蘭面對武裝精良、規模龐大的俄羅斯軍隊,就算獲得大規模外部支援,而且軍隊士氣高漲,也只有與俄軍打到僵持不下的希望。
美國國務院一名高官指出,拜登政府早在2月之前就開始討論,俄烏戰爭爆發與戰爭時間拉長對全球可能造成的影響。這位官員說,拜登政府仍希望藉由提供精良武器給烏克蘭,加上針對俄羅斯一波又一波的制裁和外交孤立,將在最後上談判桌時有所幫助,消除普京想繼續打的念頭。
西方堅信不能讓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否則普京將更大膽地入侵其他東歐國家,甚至攻擊北約成員國,因此西方政府甚至願意容忍全球經濟衰退和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戰爭已經加劇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響,世界經濟陷入新的危機,汽油、糧食價格飆漲影響全球民生,通貨膨脹使財政赤字的國家雪上加霜。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估計,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在承平時期每年能養活數億人,由於戰爭重創烏克蘭農業與出口,全球糧食緊急情況更加嚴峻,大約4400萬人處於饑荒邊緣。
該名\高官指出,美國肯定不會粉飾繼續支持烏克蘭將帶來多大的風險與挑戰,但引導美國政策的核心是:俄羅斯若能夠完全實現其要求,這個結果將對美國來說非常惡劣,對美國的盟邦與夥伴以及對全球社會來說都會非常、非常惡劣。
拜登政府誓言不會施壓基輔接受讓步,以結束戰爭。美國高官指出,就算哲連斯基接受莫斯科的條件,割讓烏克蘭大片領土,他也可能會面臨烏克蘭人的反對。「我們的工作不是界定和談條件,」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我們的工作是為烏克蘭提供所需的工具,盡可能讓他們處於最有利的位置。」
烏克蘭局勢緊迫,美國將投注大量時間與金錢
美國政府需要在其內政、外交目標與龐大軍事預算中做出權衡,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上周以通貨膨脹和烏克蘭戰爭為由,將國防預算增加45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使下一財政年度預算可能達到8470億美元(約新台幣25.1兆元)。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CNAS)研究員裴迪約翰(Stacie L. Pettyjohn)表示,這場戰爭還將繼續分散與消耗華府對其他國家長期規劃與現代化政策的注意力。過去,美國曾因為要優先打擊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恐怖主義,推遲將外交政策轉移到應對中國的計劃。
裴迪約翰說:「他們將一直不得不與烏克蘭打交道,因為局勢不斷演變,而且迫在眉睫,我們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並弄清楚如何支持烏克蘭人。但這意味著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推進其他真正重要的問題,如果美國真的要轉移注意力和重點到太平洋地區,這些長期的變革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