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於清零的堅持更是不在話下,無論是哪裡出現感染病例,就算是上海這樣的國際都會也照封不誤。對於民眾外出的限制,自然對商品的供應能力與民眾的消費意願造成影響。《經濟學人》指出,供給與需求的雙重阻斷理論上會對商品價格造成波動(可能上漲也可能下跌),但是中國的「封控」作法對消費者購造成的影響似乎更為嚴重跟持久。
當上海邁入封控的第二個月(今年5月),儘管工業生產成長了0.7%,零售業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還下降了10%。限制跨境旅行則對香港跟澳門的經濟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尤其是依靠中國大陸旅客的澳門賭場,澳門今年前三個月的GDP還不到2019年同期的一半。在這種情況下,澳門的通膨率僅有1%似乎也就不那麼神奇。
美國所面臨的高通膨挑戰迫使聯準會在6月15日升息3碼,這使得東亞與通膨的鬥爭變得更為複雜。因為美元的高利率牽動了全球資本的去向,也為亞洲貨幣帶來下行壓力。在聯繫匯率制之下,港幣與美元掛勾、澳門元又與港幣掛鉤,因此聯準會這次升息的第二天,澳門元也不得不提高利率。馬來西亞與台灣已經加入升息行列,印尼也可望在下個月跟進。馬來西亞與印尼也曾透過出口禁令試圖維持國內的糧食供應(馬來西亞禁止出口活雞、印尼禁止出口棕櫚油)。不過《經濟學人》指出,這種作法可能造成商品價格下降,進而影響農民減產,如此反倒會造成價格上漲,依賴這些商品進口的國家更會加重通膨的情況(像是主要從鄰國進口禽肉的新加坡)、導致國際關係惡化。
在舉世採取貨幣緊縮政策之際,堅持貨幣寬鬆的日本是少有的例外。日本銀行(日本中央銀行)6月17日再次承諾以0.25%的殖利率無限量收購日本10年期公債,也就是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經急劇升破3.2%的情況下,日本銀行仍將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10年債殖利率維持在0到0.25%的水準。這種做法導致日幣暴跌,日幣兌美元的匯率也跌至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日元疲軟將推高進口價格,加劇日本的通膨。
《經濟學人》認為,通膨的預期心理讓日本民眾進而要求更高的薪資水準,這又會反過來推高物價,讓通膨預期自我實現。要是在亞洲其他國家,這種薪資與物價的螺旋式上升當然會令人擔憂。弔詭的是,這種情況卻是日本央行一直以來的追求目標。《經濟學人》指出,歷經多年需求疲軟和物價下跌,日本的通膨預期已降至危險的低水準,這讓日本央行更難在經濟低迷之中重振經濟,防止通貨緊縮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