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5月通膨率年增8.6%,達到40年來最高點,美國聯準會前經濟學家薩哈默在英國權威期刊《經濟學人》撰文分析美國通膨率近期飆升的背後原因,包括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大亂,而她也指出大規模紓困方案與高於平常的通膨之間必然有某種關聯。
美國聯準會(Fed)前經濟學家薩哈默(Claudia Sahm)在英國期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寫道,新冠疫情為全球經濟帶來深遠的壓力,而過去幾年的經驗再度證明政府發放紓困支票與壓低利率等「鈍器」會影響消費者與企業的支出。
專家:紓困方案或許過度
2007年至2009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薩哈默認為當時美國政府提供的經濟支援太少,但這一次政府提供的紓困方案或許太過度了。她指出總體經濟學家辯論時必須承認,政府結合「鈍器」與解決危機的政策的方式有必要改善。她認為提高需求比改善房貸市場或遏制新冠疫情更直截了當,但她也指出這些解決危機的措施是實現平穩永續的經濟復甦之關鍵。
今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推出1.9兆美元(約新台幣57兆元)紓困案。薩哈默指出這項紓困案備受爭議,一個重要的分歧點是該紓困計畫的規模。一個指標是紓困金額相對於美國國會預算局(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對經濟「潛在產出」(potential output)估計的金額,一些人反對該紓困計畫,因為它大約是當時GDP缺口的2倍。薩哈默認為,那些對於潛在產出的估計充滿很大的不確定性,不應成為政策的限制因素。
供不應求推高價格
薩哈默指出,事實證明,「潛在產出」是過於粗略的指標。美國通膨在一年前開始上升,但這不代表去年的總體需求太高,而是政府推出紓困計畫後,人們對汽車等耐久財的需求提高,但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大亂,導致價格飆升。
新冠疫情初期開始,由於維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人們對商品的需求遠遠超過對服務的需求,而政府的紓困方案加強了這個趨勢。薩哈默表示她對新冠疫情危機期間紓困支票的研究表明,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紓困檢查相比,人們的支出明顯從假期花費轉向家庭用品。
然而,即使美國的商品需求激增,即使新冠疫苗推出,亞洲等地區的生產設施仍處於封鎖狀態,加上全球運輸系統也崩潰,因此持續出現商品供不應求的情況。隨著一波波新冠疫情發生,供不應求的情況惡化,薩哈默認為關鍵因素是生硬的財政政策與新冠疫情之間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