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引發金融業震撼的「防疫險之亂」正進入「收尾」、「療傷止痛」階段,遺憾的是,繳交了數百億元的「學費」後,保險業者似乎並未真正記取教訓。
日前專業財經外媒《華爾街日報》以「台灣保險公司誤判疫情風險代價不菲,防疫保單如同一場賭博」為標題撰文指出,台灣保險公司原本以為能大賺一筆,然而隨著今年疫情擴散,台灣走向與病毒共存,「這些公司正面臨大量理賠求償,損失不斷增加,甚至引發大眾不滿」。該報導也指出,防疫險之亂不僅在台灣發生,亞洲其他國家包含日本、泰國都出現類似情況。
國內保險業者推出防疫險熱賣,原本業者以為是一門好生意,但今年3月後國內確診人數節節高昇後,才發現防疫險可能會讓業者「賠到脫褲子」,業者開始祭出「從嚴審核」、退保、拒保、保單下架等各種手法,務求降低風險與理賠金額,此為「防疫險之亂」。
根據中華信評6月上旬公布的一篇標題為「對部分台灣產險業者而言,防疫保單虧損遠超過其獲利所能吸收的程度」的報告指出,國內確診病例增加,恐將使台灣產險公司的防疫險虧損擴大,今年產險業很可能出現整體核保虧損,進而終結該產業連續長達21年的獲利表現。此外,有部份業者也已經開始準備辦理增資。整體而言,防疫險之亂算是進入收尾與療傷止痛階段,雖然事件之初,外界認為會讓保險公司「倒閉」的說法,是誇大了其詞,但幾乎每家公司財務結構都受影響。
對一個影響產業如此重大、傷害又如此深的事件,不論是官方監理單位、或是業者本身,都該好好檢討、釐清原因、並記取教訓不再犯錯。但目前看到的卻是有些業者,還是把事件歸咎於政府,認為是政府的政策改變、甚至毫無章法的「亂變」,接著又屈服於民粹壓力,才讓業者蒙受不該有的損失。而所謂政府政策改變,從整體防疫政策的清零到共存、或是確診認定的標準(PCR或快篩)、再到隔離天數等都是問題。
但這種看法顯然有問題:業者為什麼、或是憑什麼認定政策會一直維持清零、不會轉向共存?是誰跟業者「保證」、打包票過?更何況,從國外的案例與發展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從清零轉向共存,許多時候是因清零政策已是「非不為也,不能也」,終歸不得不轉向共存。
事實上,國內外都已有「示範案例」先演練一次:去年國內業者台產就推出號稱「防疫神單」的保單,去年大賣403 萬張保單,結果呢?總保費收入 19.3 億元、總理賠金額19.6 億元,表面上是「小虧」,但計入其它費用後是大虧近8億元,也因此台產去年底就停售產品退場。結果其它業者卻當撿到寶,稍微修改(增保費、減保額)後即大舉進場。至於國外的示範則是新病毒的高傳染力,讓確診比率增加、清零更難、且大部份國家已不可能守住。
因此,業者在眼睜睜的看著國內外這些案例情況下,還大舉推銷防疫險保單,似乎篤定認為台灣確診率可以永遠保持在「加零時代」的千分之5,坦白說,業者要推出防疫保單卻對新冠疫情連基本的了解與常識都不足,已經是夠嚇人了,而業者從事保險產業卻如此缺乏風險意識,又更讓人吃驚了,那是連基本的專業都缺乏。結果當確診率「向世界看齊」、提高到5%、10%甚至更高時,原本以為是一本萬利的防疫險保單,就成為炸燬業者財務結構的核彈了。
甚至再退一萬步談,即使政策改變真是影響防疫險的關鍵,難道業者不知道「政策變化」原本就是一種必須考量的風險嗎?
事實上,從各業者受創程度看,有些業者踩煞車踩得早、有些則踩得慢,有些則是荒唐到已發現「問題大條」後卻仍續賣未踩煞車,就明顯看出業者本身的風險意識與專業的差異,而專家學者對防疫險保單的評語:「防疫保單更像是一場賭博,而非一種保險產品」,算是對業者的專業與風險意識下的最佳註腳了。如果業者面對這場繳交數百億元學費的課程,仍不願正視本身的專業能力與風險意識的缺陷,只是一味怪罪政府,把責任全部丟給政策改變,這是最廉價的藉口,只能說業者「浪費了一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