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張亞中問題何在?別複製2020年悲劇

2022-06-29 05:40

? 人氣

在眷村、退伍軍仁群組之中有許多支持張亞中(見圖)的聲音,但這樣的聲音在台灣政治環境中長期缺乏舞台。(資料照,顏麟宇攝)

在眷村、退伍軍仁群組之中有許多支持張亞中(見圖)的聲音,但這樣的聲音在台灣政治環境中長期缺乏舞台。(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在高雄一役的人選迄今尚未決定,外傳黨中央將在本週徵召國民黨智庫執行長、前立委柯志恩出戰高雄。不過,對比於柯志恩參選高雄的意願由模糊漸趨清晰,另一外對高雄躍躍欲試的張亞中倒是老早就在高雄地方勤走,動作頻頻展現積極態度。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顯然地,外界並無認真評估過張亞中能代表國民黨出戰高雄的可能性,就連我們高雄在地也沒什麼人在討論張亞中。到底為什麼?有一派論點惡意解讀這是朱立倫的專斷,想複製桃園「卡羅」經驗,在高雄一役打壓自黨主席選舉以來便多有齟齬的張亞中。不過,這樣的論點只需要冷靜思考,其實就顯得蒼白無力,更可以說是「有解釋等於沒解釋」。

回顧過去,2018年韓國瑜打破高雄被民進黨長期執政的局面,可是卻中途於2020競選總統大位,旋即又遭到高雄市民罷免,讓我們在高雄的氣勢一落千丈,國民黨之於高雄人的印象一夕間淪為投機政客的集合體,而後倉促推出李眉蓁應戰補選更顯國民黨在高雄人才的匱乏與窘迫。這樣的遺緒影響,2022的高雄選戰,外界多認為國民黨「少輸就算贏」。

可是怎麼樣是少輸?除了市長寶座之外,國民黨又該在高雄贏些什麼?筆者認為,國民黨有三點目標需要達成:一、鞏固議員席次,拉抬選情;二、市長候選人須具備長期耕耘意願;三、市長候選人須形象清新重拾高雄市民信任。雖然區分成三點目標,但實際上這三點之間其實是彼此鑲嵌。

20220616-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16日在地方工商業人士陪同、宣布參選高雄市長。(張亞中辦公室提供)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16日在地方工商業人士陪同、宣布參選高雄市長。(張亞中辦公室提供)

這些張亞中做不做得到?答案相當明顯。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每年的定期追蹤調查上可以發現,臺灣人的中國人認同逐年下降,而認為自己單純是台灣人的比例在2021年時則已經攀升至62.3%。顯然張亞中的「兩岸統合論」在台灣的輿論市場上已不具吸引力,首當其衝的將是各個市議員的選情。同時,張亞中更曾主張「軍事安全」不適用於兩岸,認為「創造和平」比積極「備戰」重要;但張亞中沒認識到的是,多年下來中共軍事實力不斷增長,中國大陸在國際上更不斷打壓中華民國生存空間,傷害台灣人民情感甚巨,「創造和平」的條件是否操之在己,還是只是一廂情願的空想?所有台灣人都抱有疑問,更不要講出身軍隊、一輩子捍衛中華民國的我們資深黨員了。

縱然是地方選舉,但兩岸關係、美中台議題在台灣各級選舉的影響甚巨,張亞中本身的論述固然能鞏固一群深藍群眾的支持,但卻無法為國民黨拓展中間選票,拉近與民進黨在大選中的選票差距,更甚至會斲傷議員選情,衝擊地方政治版圖,這樣的政治現實是絕不能被所謂深藍群眾的「理想」、「情緒」所取代。

深藍支持者的情緒能夠理解,在眷村、退伍軍仁群組之中有許多支持張亞中的聲音,但這樣的聲音在台灣政治環境中長期缺乏舞台。我們必須要看到,政治本身便是一連串的妥協,在政治現實裡,縱然今天黨主席非朱立倫擔任,為求黨的勝選,將路線往中間移動,也將是所有政治領袖不得不然的「負責決定」。深藍支持者撇除對朱立倫的偏見,應該要能諒解黨中央的現實考量,我們藍軍才有機會在高雄重現光榮。國民黨在高雄一役的人選迄今尚未決定,外傳黨中央將在本週徵召國民黨智庫執行長、前立委柯志恩出戰高雄。不過,對比於柯志恩參選高雄的意願由模糊漸趨清晰,另一外對高雄躍躍欲試的張亞中倒是老早就在高雄地方勤走,動作頻頻展現積極態度。

*作者為退役軍官、高雄資深國民黨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