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拜登政府正在重新考慮應對中國經濟的戰略,傳出最快本周將宣布取消川普時代對中國產品施加的關稅,以緩解美國境內持續升高的通膨危機。《經濟學人》6日分析指出,儘管各界的焦點都放在拜登是否會削減關稅,但拜登真正的關鍵行動可能在別處。
若要弄清白宮對這場長達4年的龍鷹之爭有何打算,應先關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5月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對中政策演講。布林肯介紹稱,白宮的對中策略可概括為三個詞:「投資、結盟、競爭。」也就是說拜登(Joe Biden)認為,美國應該投資自己的實力根基「競爭力、創新力以及民主」;加強與盟友的緊密結盟;並在必要時與中國展開對抗。
對中關稅顯然屬於競爭的範疇,從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期挑起美中貿易戰開始,競爭就是美國對中策略的核心。川普把美國從拉攏中國、創造兩國表面友好的狀態,轉變成正面對抗中國。
為了施壓中國遵從削減貿易逆差、結束對先進技術的補貼、停止向美國公司施壓要求其交出技術、加強保護智慧財產權等要求,川普政府實施了四輪關稅加徵。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員鮑恩(Chad P. Bown)估計,川普卸任時,美國對中國產品的平均關稅從原本約3%上升到近20%。
拜登會如何處理這筆涉及數千億美元產品關稅的龐大政治遺產?《經濟學人》指出,由於白宮官員內部對這議題的看法出現分歧,未來幾周拜登公布減輕關稅消息之前,一切還存有變數。但可以確定的是,拜登看起來不像是要退出川普與中國的爭端,而更像是要合理且專業化地對付中國。
拜登打算怎麼處理對中關稅?
有鑑於美國通膨居高不下,拜登希望減輕國內中國商品帶給消費者的價格壓力。美媒預測,他會取消關稅的中國產品可能包含服飾、上學用品等民生消費品,
減少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關稅成本,理論上應有助於減輕物價,但《經濟學人》指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估計,實際減輕中國消費產品的關稅之後,只會使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低0.3個百分點──美國目前通膨率已超過8%,顯然助益非常微小。
因此拜登政府陷入兩難。一方面是因為,通貨膨脹率如此之高,政府的每一步都很重要;另一方面,拜登不想做一些會被共和黨人詬病是向中國投降的事情。
在白宮內部,有些官員認為關稅是寶貴的談判籌碼。據悉,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一派擔憂取消對中關稅恐讓美國失去制衡北京的利器;財長葉倫(Janet Yellen)則表示降低關稅將產生「抑制通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