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波士尼亞無視境內塞爾維亞族反對,公投脫離南斯拉夫獨立,挑起塞族和波士尼亞克族之間的種族衝突,而波士尼亞塞族共和國境內的雪布尼查以波士尼亞克族為多數,因此聯合國1993年宣布畫為「安全區」,但在1995年7月11日,執行維和任務的荷蘭部隊未能保護當地人,導致雪布尼查大屠殺。
這場屠殺奪走超過8300條波士尼亞克成年男子性命,由倖存女性組成的團體「雪布尼查母親」(Mothers of Srebrenica),2007年向荷蘭法院控訴聯合國及當時的荷蘭部隊未盡謹慎責任(duty of care)。面對指責,荷蘭過去堅持是聯合國未提供空中協助的過錯,但這次荷蘭首度向大屠殺受害者遺眷道歉。
11日是雪布尼查大屠殺27周年,前往波士尼亞參加紀念活動的荷蘭國防部長歐隆仁(Kajsa Ollongren)說:「唯一要為這場可怕種族滅絕行動受到指責的是波士尼亞塞族軍。但讓我表明,國際社群未能給予當地人適當保護,做為國際社群一分子的荷蘭政府也承擔任務失敗的責任,為此致上我們最深歉意。」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ailed to offer adequate protection to the people of Srebrenica. And as part of that community, the Dutch government shares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at failure occurred. For this we offer our deepest apologies. pic.twitter.com/CwfNMyV122
— Kajsa Ollongren (@DefensieMin) July 11, 2022
荷蘭首度向大屠殺遺眷道歉
1995年,面對塞族軍的進逼,只有600人駐守聯合國營區的荷蘭部隊,為了喚回被塞族軍綁走的14位荷蘭士兵,交出尋求庇護的5000名雪布尼查居民,其中2000名男性被塞族軍挑出處決。塞族軍當時把婦孺送離雪布尼查,留下的12至77歲波士尼亞克族男性全遭殺害。
國際法院(ICJ)2007年裁決,雪布尼查大屠殺是種族滅絕行為,而「雪布尼查母親」的訴訟,荷蘭地方法院2014年判定,荷蘭部隊知道尋求庇護者被趕出營區,一定會遭塞族軍殺害,因此荷蘭部隊負有部分責任;荷蘭海牙上訴法院2017年維持原判,接著荷蘭最高法院2019年也維持原判。
2002年,時任荷蘭總理科克(Wim Kok)認同荷蘭應承擔責任的說法,但拒絕接受指責,結果他最後選擇提前下台。另外,歐隆仁在紀念活動上致詞時,呼應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6月所說,當時的聯合國維和部隊未能有適合的設備履行任務,「非常無能為力」。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utch government has apologized to relatives of victims of the 1995 genocide in the Bosnian town of Srebrenica. https://t.co/6ujGOiocOR
— POLITICOEurope (@POLITICOEurope) July 11, 2022
也向時任維和部隊成員致歉
呂特6月18日在荷蘭中部的軍事基地接見退伍軍人,包括當時曾在雪布尼查執行維和任務的士兵。「今日,我代表荷蘭政府,向當時荷蘭維和部隊的所有男女成員道歉」,呂特強調,「懷著最大的感謝和尊重,荷蘭維和部隊在非常艱難的處境,且真的沒有可能性的情況下,仍試著做對的事」。
呂特也說,當時荷蘭維和部隊沒有適當設備,卻要執行「不可能的任務」。歐隆仁則向曾派駐雪布尼查的退伍軍人頒發銅質獎章。2021年,荷蘭政府發布報告,提供支持當時駐守雪布尼查的850位士兵的建議,因為他們多數人之後都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至於被稱為「波士尼亞屠夫」(Butcher of Bosnia)的塞族軍前將領姆拉迪奇(Ratko Mladić),2017年被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ICTY)判處無期徒刑,2021年6月駁回他的上訴。前塞族共和國「總統」卡拉季奇(Radovan Karadžić)不僅上訴被駁回,還從原本的40年徒刑加重為無期徒刑。
同樣要為雪布尼查大屠殺負責的前南斯拉夫總統、前塞爾維亞總統、「巴爾幹屠夫」(Butcher of the Balkans)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šević)則在2006年3月死於獄中。另外,這段悲慘歷史被拍成電影《阿依達的救援行動》(Quo Vadis, Aida?),2021年入圍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