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種族鬥爭是為德國求取尊嚴的運動:《黑土》選摘(3)

2018-06-09 05:10

? 人氣

希特勒沉痛地寫道:「日耳曼人的前景黯淡」,「不論是現在的生存空間還是恢復一九一四年國界,都無法使我們過上與美國人一樣好的生活。」(資料照,美聯社)

希特勒沉痛地寫道:「日耳曼人的前景黯淡」,「不論是現在的生存空間還是恢復一九一四年國界,都無法使我們過上與美國人一樣好的生活。」(資料照,美聯社)

儘管希特勒假設人類只不過是動物,但他自己的人性直覺卻使他將其動物學(zoological)理論轉化為某種政治上的世界觀。他堅信適者生存的種族鬥爭同時也是為德國求取尊嚴的運動,其束縛不僅僅來自生物學,也來自英國。希特勒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德國人不是在地上攫取食物的野獸罷了。一九二八年他完成了《第二本書》(Second Book),在構思此書時他明確表示,確保穩定的食物供給不僅關乎身體的存活,也與某種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息息相關。一戰時,英國海軍封鎖的問題不僅在於軍事衝突、休戰乃至最後塵埃落定之間數個月內帶來的疾病與死亡。這次封鎖也迫使中產階級的德國人為了獲取所需的食物而破壞了法律,致使他們一個個感到惶惶不安,對權威不抱信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如希特勒所言,一九二○、三○年代的世界政治經濟局勢是由英國的海軍勢力所構成的。他相信英國提倡自由貿易只是他們想主宰全世界的幌子。提倡自由貿易能使所有人衣食無虞這樣的虛言對於英國而言是合理的,因為這種信念能打消其他人與英國海軍競爭的念頭。實際上,也唯有英國人能在身陷危機時防禦他們自己的補給線,也因此得以防止食物落入外人手中。所以英國人在戰時封鎖了他們的敵人─這顯然違反了他們自己鼓吹自由貿易的意識型態。希特勒強調,這種既能確保食物來源、又能避免食物外流的能力,正是一種權力的形式。這種除了英國人以外所有人都缺乏穩定食物來源的狀態,希特勒稱之為「和平的經濟戰爭」(peaceful economic war)。

希特勒明白,德國在一九二○、三○年代未能透過自己的領土餵飽自己,也知道如果德國人盡力嘗試的話就能免於挨餓。德國當時應當可以從德國的土壤中生產出足夠的卡路里來餵飽其人口,只是必須得犧牲一些工業、出口、外幣。要使德國繁榮需要仰賴與英國的貿易,但希特勒認為也可以藉由征服一座規模足以與英國匹敵的陸上帝國來取代這種交易型態。德國只消獲取適切的殖民地便可以維持其工業優勢,並將自己的食物來源從英國所控制的海路轉移到自己的帝國內部。如果德國控制了足夠的領土,德國人便能夠擁有他們所渴求的食物種類和數量,且毋須犧牲德國工業。只要德意志帝國規模夠大,就能夠具備「自給自足的經濟」(autarkic economy),衣食無虞。希特勒將德國的農民浪漫化為拓墾遠方荒地的英雄,而非平和的耕者。

英國人被尊為德國人在種族上的親族與偉大帝國的肇建者。重點是要穿透他們的權力網路,但又不迫使他們予以回應。在希特勒的想像中,從他人手中奪走土地不至於威脅到那偉大的海洋帝國。長期下來,他期望與大不列顛「在瓜分世界的前提下締結和平」。他期望德國能成為世界強權,但也避免「與英國同歸於盡」(Armageddon with England)。對他而言,這是個萬無一失的辦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