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吳尚融的這本書,我們瞭解到不同時期的抗戰國軍有不同的樣貌,上海南京保衛戰以前的國軍受到德國顧問團的影響,形象一定是頭戴M35德式鋼盔。到了抗戰中期,蘇聯逐漸取代與日本結盟的德國成為國民政府取外援的主要甚至於唯一來源。蘇聯製的莫辛納甘(Mosin-Nagant)步槍和T-26戰車,又與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國軍形象緊密連結在一起。
然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伴隨著美英對日本宣戰,美國的M1鋼盔與湯普森(Thompson)衝鋒槍又成為了抗戰末期國軍的標準配備。可實際上,只有相當少數的中央軍嫡系部隊能得到這些裝備,絕大多數的國軍將士,包括絕大多數的中央軍部隊雖然不至於可憐到只能用大刀砍敵人,但清一色是以破舊的灰色軍裝搭配野戰小帽,只能說國軍能夠抵禦日軍八年猛烈的攻勢,還真的是一個奇蹟。
本書要破解的第一個迷思,是大家對所謂抗戰初期「德式師」,乃至於抗戰爆發前的中德合作有過多不切實際的浪漫想像。根據吳尚融的研究,德國在單兵裝備上給中國的東西其實不多,除了鼎鼎大名的M35鋼盔之外再無其他。實在很難真的被稱呼為「德式師」。中德雙方的軍事交流純粹是以物易物的貿易關係,根本談不上真正意義的軍事合作或者軍事結盟,大家應該早日走出這樣的迷思。
光榮中仍爾虞我詐
英國與美國固然現實,但抗戰期間與中華民國的同盟關係還是比德國緊密的多,尤其是與美國的關係更是維持到21世紀後的現在。就算是蔣中正最痛恨的史達林(Joseph Stalin),都因為派遣蘇聯志願飛行員來華參戰,讓抗戰勝利後彼此淪為敵人的蘇軍與國軍一度在中國的天空結為戰友。所以對於德國對抗戰的影響,吳尚融堅持沒有國人想像來的高。
吳尚融強調真正引領國軍戰勝日本的強國,終究還是在太平洋戰爭中擊敗日本的美國。到了抗戰末期,基本上只有美軍存在的戰場,才能看到國軍積極反攻的身影。這是為什麼在空中還有滇緬戰場,不斷傳來國軍勝利的消息,因為他們有美軍的後勤支援與領導。國內戰場方面,湖北第6戰區與湖南第9戰區的國軍算是抵抗最激烈的。
湖北是通往四川的門戶,湖南則是中國的糧倉,又有大量中央軍嫡系部隊駐守,自然是日軍進攻的重點。這兩個戰區距離駝峰補給線遙遠,沒有辦法即時又大量的取得美援物資,但是因為日軍時常以重兵進攻的關係,國軍還是要硬著頭皮頑強抵抗。但是在美援有限的情況下,第6戰區和第9戰區的國軍也只是被動防禦,較少發起反攻。
至於其他地區的國軍,既沒能拿到美援物資又不是日軍重點進攻的對象,基本上就與日軍維持井水不犯河水的態勢。大家都心裡有默契,知道戰爭的結果會在太平洋戰場上決定,沒有人會想打破這個僵持造成更多生命財產的損失,其實這才是抗戰末期中國戰場的實況。從蔣中正的角度來看,日本最終將會為美國打敗,所以他更要利用日本尚未投降的時機消滅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