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人壽與城市浪人協會今(31)日公布《2018青年求職焦慮調查》,結果指出,青年認為「在學校所學,讓自己對於未來職涯生活更為焦慮」者高達7成,而有逾9成的青年對未來職業選擇感到茫然。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表示,現象背後存在很多複雜結構性問題,包括家長、大學、以及華人教育的思維,讓學生在準備過程太漫長,結果已不知為何而戰。
學以致用?77%青年反而更焦慮
該調查發現,77.6%的青年覺得「在學校所學,讓自己對於未來職涯生活更為焦慮」,96.4%害怕對於未來職涯作出選擇,65.3%不確定自己應選擇何種職業,31.1%認為自己對未來毫無方向。
葉丙成指出,前青輔會(現為行政院青發署)曾針對國內大學畢業後一年的青年進行類似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7成的青年「不想做本科系相關的工作」,是相當驚人的數據。葉丙成表示,由於台灣現在面臨少子化,因此每個青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我們不能再讓這樣的問題持續下去」。
家長、大學忽略 讓孩子探索興趣
葉丙成解釋,年輕人所學無法應用、以及對未來憂慮有許多複雜結構性因素,「例如台灣的家長只在乎孩子『有沒有上大學』,但至於科系是不是孩子有興趣的,其實並不那麼被在乎」。
葉丙成補充,大學端也有問題,因少子化,大學經營面臨困難,「大學要生存下來,在乎的是『收了多少學生』、『一個學生可以帶進來多少學費』,而至於有多少學生所就讀科系是與他興趣相符的,這不是大學重視的KPI(關鍵績效指標)」。
大學4年只學會應付考試、學分
葉丙成指出,華人社會的教育更普遍存在一個困境,就是一直都希望「把學生準備好,再上戰場」,所以大學就教很多的東西,而學生每次都會問「為什麼要學這個?」,老師只會回答「因為這個很重要」。
葉丙成笑說,自己是調皮的學生,以前還會追問「為什麼這個很重要?」,老師想了很久只回覆「以後你就會知道」。葉丙成表示,事實上是這種「先準備」的過程太漫長,讓學生已經不知為何而戰,因此許多學生在大學四年只學會應付考試、應付學分,對於自己真正想要甚麼不得而知。
面對焦慮時代與體制教育的缺口,國泰人壽和城市浪人今年舉辦第二屆「百工日記挑戰賽」,提供參賽青年進入企業或機構實習機會,並透過職人的談、經驗分享等,希望讓年輕世代更認識自己的能力所在,同時第一線接觸各行各業工作現場。
葉丙成說,「百工日記」的活動就是讓學生先上戰場,讓青年知道真實世界長甚麼樣、也可以了解缺乏甚麼能力,賦予學習真正的意義。葉丙成表示,希望在高中就有類似活動,讓學生進大學前,就充分了解自己,知道興趣、能力所在,才不會浪費大學生涯。
城市浪人創辦人張希慈說,現在體制教育在校系的設計,讓9成年輕人對未來職涯更焦慮、不確定所學如何應用。張希慈表示,未來會把百工日記的職場經驗觀察、職人訪談分享在網路平台,擴大影響力,希望讓沒參賽年輕人藉此更了解、面對未來的選擇。
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張殷壽說,去年百工日記有500人報名,從中遴選255人,組成80幾隊,參訪超過300家企業和機構、訪問上百位職人。他表示,希望這樣小小努力可以獲得社會迴響,讓更多的企業、團體,更加關注年輕人職涯發展的議題。
國泰人壽與城市浪人今年舉辦第二屆「百工日記挑戰賽」,提供參賽青年40個企業的「半日實習」,產業橫跨金融業、印刷製造業、科技業、媒體業等,並邀請成功大學副校長林從一、奧茲藝術顧問公司創辦人蘇仰志、圖文不符共同創辦人張志祺、國泰人壽處長陳冠傑等近40位專業工作者分享職涯經驗,希望協助青年創造機會。6月1日起開放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