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反讓中國加速半導體發展
如果此事屬實,未來中芯可望在此基礎下繼續進步、進行更複雜的半導體製程,某個角度而言,美國的封鎖與制裁是「接近失敗」─近來包括《華爾街日報》等專業財經媒體,都引用研調單位資料指出,美國的制裁反而讓半導體產業增長速度冠於全球,而這個增長包括半導體與半導體設備的成長。
在被美國「卡住」半導體的脖子後,中國大手筆投資增建半導體廠,過程中當然也「鬧笑話」─如號稱投資千億的武漢弘芯半導體直如「仙人跳」,最後成為科技界的爛尾,紫光破產重整等,但大錢砸下去還是會有效益;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數據,在截至2024年的四年裡,中國計劃建設31家大型半導體工廠,高於其它國家的總數。
不僅如此,因為美國的制裁從源頭下手,要斷絕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設備之路,美國企業固然要受管制,連全球光刻機龍頭、荷蘭的ASML都要管,禁止其出口機器到中國,結果中國因此「被迫」發展本身的半導體設備,結果讓中國的半導體設備商大幅成長,成長幅度是ASML、台積電的好幾倍。
大力投資成熟製程,國產晶片3年後增到3分之2
這種情況有點類似中國正加速發展其半導體及其相關設備的「進口替代」,而且是在美國的「鞭策」下取得更好的進展─其實,類似的模式(先進口再利用龐大的國內市場養出自己的企業與產業),中國已經在許多產業領域推動過,而且幾乎都成功。依照國際調研機構的數據,在科技戰發動前的2017年,中國的國產晶片只占其需求的13%,今年預估為26%,3年後要力爭達到3分之2。
或許有人認為中國半導體技術上還是遠遠落後如台積電等龍頭,但問題是,市場需求以成熟製程居多數,中國大幅投資、大力搶攻成熟製程的結果,預估2025年,全球28奈米晶片生產能力中將有40%位於中國,反而可能讓其它國家開始依賴中國的半導體出口─而過去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國與市場。這也是意味著那些原本出口半導體到中國賺錢的企業與國家,要丟掉不少市場與生意了。
這也是為什麼韓國媒體憂心的報導,把中國半導體追擊韓國的現狀用「追到下巴處」來形容;而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而聞名的哈佛學者艾利森,與前谷歌CEO、董事長施密特聯合撰文,指中國半導體取得引人矚目的進步,「美國處在輸掉這場晶片競爭的邊緣」。
蓋茲預言一語成讖?
萬一出現這種結果,也不必太訝異,因為在川普打出半導體禁運的科技戰後,美國就有幾位科技巨頭們反對,理由當然不是他們對中國仁慈,而是認為效果不彰、最後反傷害美國半導體產業。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當時就說,美國禁令強迫中國自己製造晶片,且未來中國必定能夠在晶片上自給自足,所以美國的封殺只能在短期內對大陸發生作用,但從長期來看,美國利益受損才更嚴重,因為此措施將迫使中國半導體產業完全大規模實現自給自足,最後可能導致美國半導體企業受害。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蓋茲的說法大有一語成讖的先知貌。中國尚未從美國的科技戰困境中脫困,但也確實往脫困之路邁進中,接著老美應該會加強打擊火力與層面,這場科技戰還會繼續下去,至於到底誰能夠「笑到最後」,就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