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舒緗家觀點:無視「價值」,臺灣遜於國臺辦

2018-06-10 07:10

? 人氣

作者聲稱,任何正面表現或美化二戰時納粹德國或軍國日本的言論,都屬「價值錯誤」,應該抵制。(資料照,YouTube)

作者聲稱,任何正面表現或美化二戰時納粹德國或軍國日本的言論,都屬「價值錯誤」,應該抵制。(資料照,YouTube)

慈濟大愛電視臺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智子之心」上演不久即下架事件已過去一段時間,應該已無新聞時效。但一方面最近仍有媒體刊登評論文章,說明此事尚有若干新聞熱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雖然臺灣社會對此事件反應強烈,議論很多,但就我在主流媒體讀到的評論而言,卻覺得堪稱「價值正確、視野開闊」的論述很少,乃至讓我至今仍感到有必要來寫幾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智」劇先錯,錯在哪裡?

首先,我認為,我們看待此事,必須先將眼光著落在事件的「起始點/原爆點」之上,即「智」劇本身,看看此劇為何引發爭議,而非其他的衍生效應如對岸國臺辦的「施壓」等。論到「智」劇本身,我認為此劇對二戰時日本的「史觀」與表現手法是「價值錯誤」的,這才是事件的「引爆點」。

日本在二戰中是侵略國,給亞洲諸多周邊國家造成深重災難。當時,西有法西斯主義的德國,東有軍國主義的日本,戰後西方的紐倫堡大審判懲處德國,東方的東京大審判懲處日本,多名戰犯被判死,遭監禁的更多。德、日兩國在二戰中的「價值錯誤」,通過這兩個大審判,已是歷史定論。日本對臺灣的殖民雖遠早於二戰,但1943年11月的「開羅宣言」也已明定日本應將臺灣歸還中國,故日本對臺灣的所謂「日治」,也應否定。因此,任何正面表現或美化二戰時納粹德國或軍國日本的言論,都屬「價值錯誤」,應該抵制。以此史觀,站在臺灣角度,日本的「價值錯誤」至少是雙重的:始於二戰前的殖民、興於二戰中的侵略。

2016年12月23日,新竹光復高中舉辦變裝遊行活動,某班扮演二戰德國的納粹黨和希特勒,結果第二天就引來以色列辦事處的強烈抗議,德國在臺協會也表示難以置信。最後,該校校長引咎辭職,班導師、訓育組長及學務主任被送交教評會議處,後果不可謂不嚴重。「智」劇事件程度不致於此,但在「價值是非」上,兩者性質相近。

「智」劇犯錯,原因何在?

大愛臺為何會犯此錯?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自身原因,是慈濟作為一個慈善機構的處世原則:嚴格的「不介入政治」。這條原則對慈濟並無問題,甚至是一種「智慧」:慈濟在全世界賑災濟貧,經常與各國各級政府部門政府官員打交道,「不介入政治」給慈濟擋掉了無數可能產生於「政治」的麻煩。

但同時,「不介入政治」幾乎必然會變成「不關心政治」,進而「不瞭解政治是非」,最後導致不識「政治大是大非」,失去洞察社會「政治反應」的敏銳。

其實,對絕大多數慈濟人而言,這種「不介入 → 不敏銳」的現象不僅正常,而且基本無礙:他們平時埋頭做慈善公益,清晰明瞭「政治大是大非」並非他們「做慈濟」的必要前提,只要有少數處在關鍵位置的關鍵人物懂得政治是非,具備足夠的政治敏銳,能為這個團體的「政治分寸」把關即可。須知,政治是一種你不惹他,他卻會來找你的事物,躲都躲不掉。這次「智」劇事件,不正凸顯「政治會來找你,不介入政治的機構應有政治分寸把關機制」的道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舒緗家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