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至3日率領眾議員代表團抵達台灣進行訪問,成為25年來首位訪台的現任聯邦眾議院議長。憤怒的中國加強對台軍事威脅,中國軍方宣布4日至7日在台灣周圍全方位展開4天的空中和海上聯合行動,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3日則指出,裴洛西離台後,真正的危機可能才剛剛開始。
裴洛西(Nancy Pelosi)2至3日訪台,中國外長王毅3日表示「玩火者絕對沒有好下場,犯我中華者必將受到懲處」,一些人認為這是「第四次台海危機」,可能比1995年至1996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機更嚴峻。
中國軍機及軍艦3日晚間及4日多次越過「台海中線」,還進入了更南端的台灣防空識別區。一些人擔心,中國可能試圖以某種方式強制執行其最近幾個月公開發表的聲明,即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台灣總統蔡英文則回應:「面對持續且刻意升高的軍事威脅,台灣不會退縮,會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堅守民主的防線。」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裴洛西離開台灣後,台海危機也不可能結束,反而可能只是個開始。中國官方小報《環球時報》的社評寫道:「中方的反制不會是一次性的,而將是長期、堅決、穩步推進的組合行動。」中國觀察人士認為,兩岸關係正處於「拐點」,中國將繼續增加施加的壓力。
裴洛西的目的
裴洛西原本計畫4月訪台,但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延後行程。《經濟學人》表示裴洛西訪台是出於個人原因及政治原因,指出高齡82歲的她可能會將這次訪問視為她政績的一部分。
1991年,身為美國聯邦眾議員的她在中國天安門廣場拉起橫幅,橫幅上寫著「獻給為中國民主事業犧牲之烈士」,隨後遭到中國武警驅離,此後她持續關注中國人權問題,堅定批判中國政府迫害人權。
美國7月底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意在補貼美國半導體產業,鼓勵在美國製造晶片,裴洛西訪台期間表示這項新法將為台灣創造經濟機會,還暗示台、美未來可能達成貿易協議。
拜登政府陷入兩難
裴洛西訪台的消息7月被洩漏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表示,美軍將領認為訪台之旅「不是好主意」。隨著中國對裴洛西訪台的譴責聲浪越來越大,美國政府高層陷入兩難,因為取消訪台意味著屈服於中國的霸凌行為,而且美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美國國會與拜登率領的美國政府之間「平等」,總統無權指揮聯邦眾議院議長。
拜登政府似乎已不得不接受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白宮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中國已定位自己將採取進一步措施,我們預計他們將長期繼續做出回應。」他堅稱這次裴洛西訪台不代表美國「一中政策」的改變,聲稱美國不會進行武力恫嚇,但美國也不會感到膽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