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電子五哥有機會跟汽車業的一線系統廠(Tier 1)平起平坐!」外型清瘦、笑容洋溢的和碩技術長黃中于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口氣堅定的說。
黃中于一路走來,是操刀和碩技術、研發藍圖的重要人物,過去每當和碩舉行創新技術發表會,黃中于都是主辦人;例如4年前,和碩首度展出電動車中控台、令市場驚豔,就是個好例子。當時甚至有傳言指和碩打入特斯拉供應鏈,雖然公司從不談論客戶細節,但從發展看來,這場技術發表會已經說出了答案。
為和碩累積數年經驗後,黃中于觀察,近兩年汽車業內最大的變化,就是供應鏈生態劇烈翻轉;例如過去知名車廠只跟Tier 1合作,如今這些稱雄市場數十年的老大哥們也被現實逼急了,開始跳脫僵固思維、會直接找上台廠。黃中于因此大膽預估汽車產業將是電子業台廠的下一個巨大成長機會。
台灣電子五哥主力產品的更迭,宛如資訊科技(ICT)演進的活歷史;從早年的筆電、網通產品,轉移到智慧型手機,又創下長達十年的輝煌時期。然而在傲人營收數字之下,電子五哥心裡的苦,就是毛利率長期偏低,這一點,黃中于身為高階經理人,比誰看得都清楚;正因如此,電子五哥近年已不再將擴張營收金額當成頭號目標,而是鞏固客戶、同時持續發掘新成長動能,車用電子正是各家代工廠共同選擇的「顯學」,它更被視為電子業下一個黃金十年的希望所在。
核心優勢一:對技術追根究底,不是弄好表面就可以
當初與華碩分割時,和碩還是一家筆電、主機板代工大廠,近年它是如何先跨足手機、又轉移到汽車電子?黃中于娓娓道來。他介紹,其實電子業者轉移到汽車產業並不特別,「因為是大家有志一同,都看到這個趨勢」,只是如何確立核心優勢,就得要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了。
黃中于以和碩為例,原本就繼承華碩集團重視硬體技術技術的DNA,在筆電、手機時代以技術為優先,如今應用在汽車電子領域更是如此。黃中于回憶道,和碩曾經因為在生產過程中,要用A、B兩種接著劑把機板和機殼接合起來,明明按照客戶指示方法操作,但成品怎麼都無法達到客戶要求。
魔鬼藏在細節裡,團隊經過無數次嘗試,這才發現,當兩種膠注入時間不一致,任何一方注入速度太快、導致彼此接觸材料的時間有落差,就會讓黏著力不符合客戶標準。破解這個玄機後,黃中于為此派出一整個小組遠赴歐洲,而且指定到點膠廠,專門進修黏合技術。「和碩的技術精神是追根究底,不是找代理商來弄好表面工夫即可」 黃中于強調。
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只為學一項聽起來很傳統的技術?黃中于語重心長說,「雖然產業界需要很多的相互合作,但能不能順利生產、交貨,過程終究只能靠自己。」他還透露,雖然代工經常被視為低毛利率的業務,但其內涵技術別人學不來、帶不走,公司甚至也遇過車廠OEM客戶無法解決技術問題,還得向和碩研發團隊請教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