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洛西訪台釀台海危機,日前媒體報道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中國大陸,一些黨內議員呼籲「停止出訪,傾聽民意」。筆者認為,與其盲目傾聽民意,不如打開眼睛看看世界局勢;朝野應該比較南韓與台灣,看懂什麼是「只看民意誤事」。誠然,執政團隊若能對於民意進行權衡,以專業與整體利益考量做出決策,才是百姓之福。
沒有國家僅以民意考量做外交
「南韓不歡迎裴洛西嗎?」郭正亮在《亮點交鋒》節目提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答案顯然不是,那南韓總統尹錫悅為何避見裴洛西呢?他的理由是「考量國家利益」。這個理由現在被某些媒體批判造成尹如今的低民調,但若您願意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灣人可能會羨慕南韓有這樣睿智的總統。
確實,沒有國家僅以民意考量來看待外交,比較這次裴洛西旋風,南韓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迴避裴,保住三星不被強迫遷到美國。相對的,台灣以民意為由接待裴,郭正亮評「這是很幼稚的做法」,台積電不得不配合。不過您可能也注意到,張忠謀在與裴洛西的餐敘上坦言不看好台積電到美設廠。
郭正亮甚至直言,在大國博弈遊戲裡,美國背地裡更樂於看到這樣的中共軍演圍台危機,因為可以順勢逼台積電遷廠美國。固然,只看民意不顧慮後果,不只誤事還會葬送台灣自身的戰略價值。
能源因只看民意走入反科學的惡性循環
說到只看民意誤事,台灣能源也是受到只看民意不看專業,走入反科學的惡性循環。這次解放軍的鎖台演訓,空運、海運都成問題,剛好印證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說的,高比例的燃氣發電產生國安問題。
能源的反科學現象,在於一開始執政者對於能源的不專業認知,強行用政治力要求台電對核能知識封鎖。民眾對於核能越是偏見,越無法用科學的角度認識能源,無限上綱用核安全,偏見、民意後,導致更大偏見。
對於社會主義的政體何嘗不是這樣的「只看民意誤事」現象,對大陸越是陌生,越不接觸,偏見、民意後,導致更大的偏見,如今成為嚴重的「政體歧視」。誠然,解政體歧視乃當今兩岸和解的重點之重。
執政看懂「只看民意誤事」乃百姓之福
民進黨認知到反中、恐中會有選票,操作久了成癮,但親美反華路線成為兩岸對立的主因,這樣極端路線把台灣帶往火坑,造成如今戰爭風險,BNT不願來台設廠、菲律賓擬欲撤僑14萬人,成為當今警訊,成為只看民意誤事的當代範本。
而國民黨內部長期以來有反共的聲音,夏訪陸遭到反彈,幸好主席朱立倫用理性溫情喊話「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不能放棄交流,越是不能放棄和平;讓兩岸和平、和中、和陸也是愛台灣,都是為了台灣同胞福祉努力。」朱總算像個主席了。
當看懂「只看民意誤事」這點,那筆者必須恭喜台灣有救了,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一個執政團隊應該要對於民意進行權衡,以專業與整體利益考量做出決策,這才符合國父所提倡包含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作者為網路作家,目前任職於國營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