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在2020年5月被告知必須離職時,可能沒有想到,她在任內大力推動的「地方創生」工作會成為人生下半場的志業。
她任內定位國發會為具政策統合性又接地氣的組織,認為台灣人口結構和整體發展不均衡的一帖藥方就是地方創生,跑遍了22縣市,積極和各地方創生團隊交朋友也交心,卸任時被地創界人士頒發「創生教母」封號,更被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邀請,成立了全台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全國性地方創生NGO–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擔任董事長一職。雖然近四十年的公務生涯戛然而止,現在的舞台讓她仍能揮灑對地方創生的熱情,持續在各地跑透透。「我才去了嘉義、又到彰化和台中與地方交流,基金會是一個大平台,地創團隊有什麼需求,我們都可以媒合資源,也讓他們透過平台可以被看見,甚至透過我們這個入口也能讓國外看見台灣的地方創生…。」
到底「地方創生」是什麼?和以前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有何不同?是不是新瓶裝舊酒?
由下而上、以人為本的台灣地方創生運動
「地方創生」一詞出自安倍晉三在日本首相任內的國家級計畫,目的就是要解決少子化、高齡化和各地發展不均、人口集中幾個大都市的問題。2014年,日本不僅為此制定專法,還設立了直屬內閣府的地方創生大臣;日本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曾經著作《地方消滅》一書,直指2040年日本將有超過一半的地區,會因人口過少而消失,鄉村地方消失,將會連帶導致都市和國家毀滅性的崩壞!
台灣雖然也面臨同樣高齡少子、地方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不過人口與土地利用密度、法令規範都和日本大不相同,陳美伶認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必須走自己的路,而且不能像過去的政策總是由上而下,應該由下而上,以地方的需求為導向。「以人為本,找出地方產業DNA,如果沒有好的產業,就不可能創造就業機會,人不可能回流。在數位時代,所有計畫也應該與數位結合、科技導入。」
過去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讓社區意識抬頭,但多年來並沒有解決地方經濟不振、人口外流的問題,陳美伶當時與國發會同仁盤點地方資源,頻頻下鄉聆聽地方聲音,在各地看見了許多可能,比如基隆曾經的「委託行一條街」,在有志在地青年的推動下恢復了生氣;新北的金山,也有一群熱心於發展在地產業的年輕人,著手於友善環境的生態農業。農業大縣雲林,已經孕育出知名的鮮乳品牌,以及二代接班、推廣在地風土文化的優質醬油;在彰化,有從台北返鄉的彰化人為發揚地方生活文化所提供的在地旅遊服務。這些各自精采的品牌與產業豐富了當地的風貌,但這些「點」有可能連成「線」、進而擴大為「面」,真正促進地方產業發展,讓人口回流?